第 25 章(第2页)
望着老太太离开,姜萱感慨万千,又忙着拍了两份电报,开始无聊地没事干,趴在桌上东张西望。
邮电局有八个办事窗口,三个负责收发电报,两个负责邮寄书信,还有一个负责售卖报纸,剩下的就是负责派送寄到江东市的书信和包裹。
最辛苦的还是邮递员,顶着大热天炎炎烈日,骑着自行车,载着一沓书信和沉甸甸的包裹,东西南北到处跑。
姜萱觉得这个年代的人民群众都太不容易了。
不过,她也管不了别人,还不如想办法努力改善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姜萱偷瞄了一眼远处的报纸架,探身问:“叶萍姐,那些报纸我能拿来看看吗?”
“能看,但是不能带出邮局。”叶萍说。
姜萱表示明白,连忙站起身来到报纸架前,一口气挑了十几份报纸,回到座位上认真翻看。
良久,隔壁的徐玲玲敲桌子:“喂,报纸有什么好看的?你跟我一块织毛衣呗?”
“……”姜萱慌得摇头:“我不会织毛衣,真的不会。”
“你不会?那正好,我也是刚学会织毛衣的,我给你教啊!”
徐玲玲继续怂恿:“你不是有对象了吗?给你对象织一件毛衣,他收到毛衣肯定开心死了。”
“……”可不是开心死了?
郑西洲还想让她学着缝补衣裳呢。
姜萱自小家境优渥,十指不沾阳春水,能主动下厨做饭就已经不错了,还给他缝补衣裳织毛衣?
美死他了。
姜萱拒绝三连,死活不肯碰毛衣针,一心一意看报纸。
见姜萱态度坚决,徐玲玲只能作罢,嘴里嚼着果脯,美滋滋地给自己织冬天穿的厚毛衣。
姜萱不留痕迹地松口气,把看过的报纸扔到一边,又开始翻阅最新一期的青年报刊。
先是粗略扫描各个版块的题目,国家领导开会的大事和政策报道,还有各地的粮食丰收喜报,粮管所的最新供应通知,还有大篇短文故事,诗歌。
视线下移,姜萱注意到了报纸边沿的一则通知——征文启事。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青年报刊热烈欢迎广大有志之士寄信投稿,不拘题材形式,稿件一经刊用,即会按照规定支付稿酬。】
原来写文投稿也能赚钱!
姜萱眼睛一亮,立马从抽屉里拿出纸张,把这则征文启事抄录了下来。
说干就干。
趁着现在空闲,姜萱翻阅了几篇常见文章,心里顿时有了想法。
1958年风气紧张,大鸣大放的运动风波才刚刚过去不久,说错话的知识分子都被送到偏远农场接受劳动教育了。
在这种环境下,姜萱绝对不敢乱写其他内容,敏感题材也不能碰,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要仔细斟酌推敲。
但是描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比如一家之主在工厂上班,勤勤恳恳艰苦奋斗,由此歌颂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歌颂工人精神,一颗红心向太阳……这样的题材一定不会触碰敏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