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第 165 章(第2页)
所以这几年,世家们一直都在找唐林的错处,公事上找不出,就去找他的私事,家人亲戚什么的都是他们的目标,而一些朝臣也是如此。
唐林挡了许多人的路,不是只有世家才有隐户隐田的,而且这个律法虽然出的公正,但跟之前的律法相比,无疑损害了士族的利益。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人在支持唐林,他们虽然心系百姓,但是他们不像唐兼之那般敢做。
对于唐兼之的行为深感佩服,所以,会给他通风报信。
除此之外就是皇族了,他们站在大宁的最顶端,也是对最厌恶世家的人。
就如定郡王,他一直认为世家就是大宁的蛀虫,蚕食这大宁的气数,所以对于世家们的那些手段更觉龌龊不已。
还有就是勋贵和武将们,他们在这方面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是唐府周边的治安好了不少。
在几方人的努力下,这几年唐林依然安稳,但明显,这次世家是真的坐不住了。
“陛下,臣要参唐尚书贪污朝廷银钱,臣算过唐府的用度,远超唐尚书的俸禄,定是贪污受贿了!”程御史参道。
听闻此言,唐林还未说话,就有其他朝臣站出来说道:“陛下,此言不可信,如臣这般除了俸禄自有旁的银钱来处,如田亩、商铺等等,程御史此言并无证据。”
“袁侍郎,唐尚书不过一介寒门,不对,怕是寒门都要比他强上几分,完全就是一庄户子,家里的银钱都不够他买书的。可你看唐尚书现在住的庭院、吃穿用度,远超其所得。”
“除此之外,唐尚书在泽山县的亲戚们也都说唐尚书为人不孝,连大伯这些未出五服的亲族都不照拂,当初令祖父过世时,请唐尚书提携令弟,唐尚书怕是忘了吧?”
程御史边说边看向唐林,前面的只是铺垫,世家调查了这么久,这让知道唐林的银钱是从哪里来的,但是不孝之罪却不一样,这个是唐兼之无从抵赖的。
当初他们去泽山县主要是找一找唐林的亲族有没有犯罪的,结果倒好,这些亲族老实安分的不像二品大员的亲族。
日子也就比平常人家稍微好上一点,在知道唐林对亲族管教甚严,并且违逆祖父临终遗言后,他们才打算以不孝之名将唐林拉下马。
承昭帝本以为是指银钱之事,心中有数,结果听到后面,这不孝之名可不能担,连忙问道:“唐卿,你可要自述一番?”
唐林站出来,先朝承昭帝作揖,随后说道:“回陛下的话,臣请自述。”
唐林也没想到最后要说的居然是家事,还是如此牵强的家事。
可看着周围人的表现,也明白,就算如此牵强,但是如果唐林真的不听从祖父遗言的话,这个“不孝”之名还是会扣到他头上的。
“程御史也说了,大伯等人是臣的亲戚,然并非直系血亲,臣之父母兄弟皆随臣居住,难不成程御史是觉得,大伯二伯这些旁系血亲,也要由侄子供养?不知程御史是否也供养了汝之旁系血亲?”
“唐尚书,吾说的是照拂,并非供养?这两个词可是千差万别的。”程御史说道。
“照拂?陛下,在臣看来,‘照拂’可比‘供养’要厉害得多了,这些亲族你想要如何照拂?庇护其罪?或是用自身权势助其置地买房?”
“程御史也说了,唐家不过是庄户之家,就算吾如今已官至二品,但其余亲族并无发财之道,自然也没什么大富大贵之说。”
“不过,程御史原来是如此照拂亲族的,唐林受教!”
那“照拂”两字一出,程御史的脸色都变了,一时间脑子一片空白,没错这个照拂能怎样照拂,如果真的照拂的人大富大贵,那才要命。
“所以这‘不孝’之名,臣是不敢认的,为官后,臣约束亲族,要求亲族熟读律法,不可做违法之事。”
“为此,臣出银于村中建了一座学堂,并置下良田,减免村中孩童束脩,鼓励孩童读书,此事,小河村附近的村落都知道。”唐林先说亲族之事。
“而祖父临终之言,臣很是惭愧,当初祖父突然去世,臣收到信后,连忙致仕回去,也只赶上出殡。”
“当时臣大伯是说过这话,但是其话与祖母之言冲突,大伯和祖母,臣自然是信祖母之言,当时在场的还有许多人,一一询问便是。”唐林说道。
“更何况当时祖父的遗言是让唐林提携侄子,先不提侄子有父有母。”
“且说提携,臣以为的提携是等侄子有几分本事后,帮其举荐名师。”
“这点臣当初就说好了,不管是侄子还是外甥,只要能考中秀才,那就说明天资尚可,臣就举荐其进入永泽书院,中举人便举荐永安书院。”
“若是如此都不算提携,还得劳请程御史来教导要如何做才算提携?”
这些事能直说吗?自是不能。
程御史所谓的照拂也好,提携也罢,大多都是枉顾律法的,甚至于插手朝廷选才之事,但这不可能在官家面前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