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套(第2页)
非但请动了,还请他来家教学,这是何等面子?
不想林如海不但请到这位有钱难请的徐学究,还额外请了两位尚未受实差的庶常充作助教。
这险些惊掉贾政的下巴,要知道庶常素来有储相之称,国朝宰相除了李国辅以为都是庶常出身。
当然这不是说所有庶常都会成为宰相,但如果没有庶常这个身份,那这辈子基本上也就告别宰相这个职位了。
就比如说贾政,他这个官儿是恩荫得来的,将来能到二品荣休就算是顶好了。若是捐官,那还做不到二品,多数捐官上来的人都止步在从三品位上,且都是没有实权的虚职。
唯有正经科举的读书人,过了会试殿试,方能进入兰台充作庶常。
不过贾政后来也想明白了,林如海作为兰台寺卿想找两个庶常来教自家孩子读书,这对人家来说算什么难事儿?
毕竟国朝所有翰林御史庶常都归他管,言官里除了六科给事中都是他的属下。
林如海猜到贾政心思便道:“内兄想多了,这可不是我逼着他们来的,他们是仰慕徐学究,听说学究在这里讲学,自愿过来旁听。”
“我想兰台寺清苦,朝廷只给庶常们发生活用度,连个俸禄也没有。与其叫他们苦熬,不如叫他们入府做个助教,咱们按天给钱,他们也有个进项。”
贾政心里还奇怪怎么会是按天给钱呢?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每天过来的庶常都跟前日的不同,合着他们这是拿着贾府给的束脩,轮班过来找徐老先生讨教来了。
这些人说是助教,其实他们多数时间是跟林黛一起听徐学究讲学,偶尔有空指导指导贾珩贾琛两个还未中举的,余下贾瑁贾菌两个小的只是跟着旁听,但就是旁听也足叫他们受益匪浅。
一时之间贾府之内翰墨书香不断,真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贾母听说有庶常老爷也在本府教学,便叫小厨房每日又加了几个菜,宁可剩着不可委屈人家。
这日林黛早起温书,正好桌上有本《谷梁传》,他随手翻看,不料书中忽然掉落一件物什。
林黛捡起来一看,正式宝玉绣的那颗小香囊。
林黛看着这小小的香囊,不禁弯了嘴角,这么丑的东西,那小丫头怎么好意思送人呢。
林黛摇了摇头,将那香囊细细收进锦匣当中,复又翻看书本,诵念起来。
他总觉着宝玉看上去很熟悉,可又不知两个人在哪里见过,他总想躲着宝玉,可又总莫名其妙遇见,他想认真读书,可脑子里却总是时不时闪过宝玉的身影。
就比如现在,一本谷梁传在手,他却始终读不进去,书里那些弯弯绕绕的文字似乎都化成了一张美丽的容颜。
是从什时候开始的呢?连林黛自己也记不清了,或许是从王家寿宴回来他就这样了,或许是因为她会劝自己远离庆恭郡主,或许是因为她明明想要抓住却又最终选择收回的手,也许也不是从那天开始的,或许还更早呢?只不过他竭力压抑罢了。
林黛合上书,他有些坐不住了,想早点到贾母那里,或许贾琛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跟贾琛再一起探讨探讨学问,或许就不会想这些有的没得了
他信步而行,穿过花园,荼靡花早已落尽,碧绿的叶子层层叠叠,筛下一缕又一缕阳光,斑斑驳驳照在人的脸上,一如某天夜里的月光,月色撩人啊,林黛赶忙将那一点绮念从脑海中挥去。
路并不长,没过多久,林黛就到了贾母正房,未曾想贾琛还没来,宝玉到是已经坐在那里了。
林黛不觉红了脸,宝玉赶忙学着袭人所说微微低头,不敢再如往常一般直视林黛。
贾母见了外孙自然欢喜,忙招手叫他到身边坐下,这才笑道:“你来瞧这是你妹妹给你们做的。”
林黛这才看见桌子上放着四个扇套子,这四个扇套子绣工虽不算十分精致,但也可以入眼了,尤其是那幅杏林春燕,雨燕高飞,颇为灵动。
“这当真是妹妹做的?”林黛不禁有些吃惊,宝玉这女工简直是进步神速。
“这可不就是你妹妹做的吗?”贾母笑道:“趁着琛儿他们还没过来,你先挑一个喜欢的。外祖母看你手上这幅杏林春燕就好,比别的都好!就拿这个!”
林黛自己也喜欢杏林春燕,便依着贾母拿了这一副。
他走到宝玉跟前躬身一礼,正要道谢,忽见金钏从外面进来:“回禀老太太,姨太太举家进京,此时已进了角门,太太请姑娘过去接姨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