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夜林黛表心迹(第2页)
接着便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你怎么独自在这里?”宝玉一听,便知这是林之孝家的在说话。
林黛也听出来了,他也怕下人瞧见他二人独处,万一事情传扬出去,恐要伤及宝玉名节。于是便对着宝玉拱手一礼:“既然妹妹家里的妈妈来了,那我便送到这里了。”
宝玉学了几日的规矩,倒也不拦阻他,只是目送他回了贾敏的小院。
麝月正同林之孝家的打擂台:“姑娘才在姑太太那用了晚饭,我们这会儿正往回走呢!”
府中下人见赖家被撵,皆是惶恐不安,当值之时都分外小心。
林之孝家的平日负责监管门户,管理各处上夜之人。因此他更怕有个闪失,丢了脸面差事。
眼下她见麝月一个人站在这里,生恐是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儿,便停下来盘问个不停。
“你说你跟姑娘去姑太太那了,那姑娘呢?”林之孝家的步步紧逼。
恰在此时,宝玉从花架底下转了出来“我才在假山那头解手呢!”
林之孝家的见了宝玉,这才换上了一幅笑模样:“姑娘好,我原当是小丫头调皮,这时晚还没归房,怕他们惹出事来,既是姑娘在这,那想是无碍。”
说完又对麝月说道:“怎么只你一人跟着姑娘?旁人都哪儿去了?”
没等麝月说话,宝玉先开了口:“我原想着上姑妈那小坐一会儿,掌灯的时候就回来,故此没叫他们都跟着,只是没想到姑妈爱惜赐饭,这才晚了。实在不管他们的事儿。”
林之孝家的听宝玉如此说,自然不好再为难麝月,只好扯出一个笑脸躬身劝宝玉道:“姑娘千金贵体,虽说是去姑太太那,也该多带几个人。若是来去路上有个什么闪失,这可怎么好?”
说完便吩咐身边两个年轻些的婆子:“你们两个好生陪着这位大姑娘一道送姑娘回房。这园子里假山多,小路多,你们多带两盏灯笼,若是姑娘摔着了,可仔细你们的皮!”
宝玉见她如此,想笑又不敢笑,依礼谢过这才同麝月连带两个婆子一道回了绛芸轩。
袭人早在绛芸轩外等候,一见宝玉露头赶忙迎了上去:“我的好姑娘,你这是上哪儿去了?可急死人了。”
“我没事,不过是上姑母那坐了坐。”宝玉笑着解释道。
袭人这才注意到麝月身后还跟了两个婆子。
“路上遇上林妈妈,林妈妈叫他俩送我们回来。”麝月解释道。
袭人闻言,赶忙抓了两把钱笑道:“劳动妈妈了,这钱妈妈留着打酒吃。”两个婆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袭人见她们去的远了,这才回身给了麝月一个爆栗:“你呀,就陪着姑娘闹吧!迟早叫你们吓死!”
说完转身回了房,服侍宝玉梳洗更衣。
宝玉卸了残妆,独自倚着床上的栏杆,双手抱膝闷坐。
她脑海里一直回想着林黛说的那些话,作为男子,对于家族的责任,对于国家的责任。
这些都是她之前从未想过的,前世她又何尝不是享受着家族提供的锦衣玉食?可他又做了什么呢?
当年抄家,她亲眼看着姊妹们死的死散的散,和亲的和亲…
她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触动的,只是那个时候的他,只会埋怨奴仆刁钻,埋怨世道不公,她从不曾在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
或许真的是她错了,若是当年她也愿意去读书,去科甲,她是不是也能成为撑起贾门的一颗大树?
以她前世种种行为,就是林妹妹不死,两人顺利缔结良缘,她又能不能护住林妹妹,保她一生衣食无忧。
宝玉想的头都疼了,她终于明白,前世的自己是何等的可笑,也终于明白宝钗袭人等的规劝是何等可贵,有些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了才能明白。
或许他不该怪罪袭人的决绝,毕竟像他那样的男子,怎么值得一个女儿托付终身?
想起这里,她忽然发现重生这么久,她竟丝毫没有宝钗的消息。
不知道过得她好不好,希望宝姐姐变做了男子,这样她就不必困于内宅,也能实现她的满腔抱负了。
等等,如果宝姐姐变成了男子,那蟠大哥…不会吧,这要是薛蟠变作了女子…这该是种什么样的画风?
宝玉越想越觉可怕,不禁打了个寒颤,不知不觉间已过了二更,终于浑浑噩噩睡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蟠大哥哥还是蟠大姐姐[捂脸]
注:出自《孟子》
宝玉后悔前世不曾担负责任,并逐渐认可宝袭劝谏这个地方来自于脂砚斋在秦钟死去那章的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