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有一穷苦百姓人家,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将家中一女卖入船坊。

小女孩年纪轻轻,从此不再是良人。

跟着船坊的伶人,从小开始学习琵琶,一弦一柱,以技艺取悦他人为生。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注:出自白居易《琵琶行》)

女子名叫李三娘,原以为这一生就这么过去了。

然少女怀春,在豆蔻之年,遇到了那一袭白衣的读书人。

读书人许下山盟海誓,花前月下,以一只琥珀镯子定情为信,只可惜等那读书人再次归来的时候,李三娘已经历世间种种磨砺,容颜褪去,半老姿态,多了些经历人世的霜华,少了年轻时的貌美,那读书人也迎娶了高门大户的大家闺秀,再未登门。

李三娘,最终怀抱琵琶,手握镯子,投江自尽,忧郁而终。

李三娘的一生,或许是众多秦淮伶人的缩影,再多的不甘也不得不屈服于命运。

梦中,沈宴似乎站在船头,隔着江面,和沉在河底的妇人相对而望。

这时,卡车一阵抖动,将沈宴给抖醒了过来。

卡车已经到了他们住的仓库。

下了车,董大娘正在给每个人发麦饼。

沈宴条件反射地委屈巴巴地看向赵阔。

赵阔心道,这是怎么了,眼睛坏了?

沈宴脸上肌肉一抖:“我觉得,我们今晚上可以继续试试面条的味道,昨晚你们也就吃了一口。”

赵阔呵了一声,这家伙心里有八百个心眼,明明自己想吃面,理由还一套一套的。

想了想,既然准备卖面条,理所当然,他们自己人得先知道自己的生意是什么,也得弄清楚面条的消耗等等,这才好定价,今天卖布加上以往积蓄本也买了不少面粉。

点了点头。

四五十人的面条,沈宴一个人肯定弄不了,董大娘也带着几个妇人来帮忙。

董大娘几人有一把子力气,面团砸在板子上,啪啪的。

就是这声音,这么和出来的面条才足够劲道。

“再加一点水,和成这样就行。”沈宴从旁的指导。

沈宴今晚做的是阳春面。

一碗打着卷儿的白面,铺上两颗绿色野菜,滴上猪油,油不多,但飘在汤面上,着实好看。

沈宴还非得将野菜摆顺了放碗里。

看上去的确有些模样。

赵阔也在跟佣兵团的人沟通卖面条的事情。

等一大碗面端在手里,吃起来的时候,他们似乎也感觉,这生意或许行得通。

着实好吃,而且用料并不会比麦饼多。

至少能够抢占麦饼的市场。

吃饭的时间是最快乐的,议论纷纷。

蝗崽这小孩都去盛第二碗面汤了。

面汤有食物的味道,而且沈宴发现大家并没有饮水的习惯,现在天气炎热,晚饭时饮用一碗面汤也十分舒服,通体透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