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第 13 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找人代笔那件事,杜燕心中有愧。如今眼看沈瑜不计前嫌,关键时刻,还肯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来办,他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惭愧。

杜燕的反应完全在沈一南意料之中。

他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沈一南心中早有计较。在沈瑜的两个狐朋狗友之中,关皓心思单纯,兄弟义气重,而杜燕脑子灵活,办事利索。

虽然后者的忠诚度稍欠,但经此一事,短期内,感动加愧疚作用之下,其办事效率应该还是值得期待的。

所以,将这种不太光彩的事情交给后者来办,沈一南觉得更为妥当。

将事情安排

好,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沈瑜等人便朝集贤门内走去。

对于国子监内部的结构,沈瑜事先有做功课。

进了二门太学门,中央处是面积最大的一处建筑——辟雍殿,这里是专门为皇帝陛下设立的讲课的地方,日常并不开放。两侧的厢房才是老师们日常授课的场所。

辟雍殿北侧是崇文阁,是国子监藏书的地方。而其后面的院落——敬一亭,才是沈瑜今日要去的地方。

王禄准时在敬一亭门外等候,见沈一南身后零零散散跟了一大串人,不由得微微皱眉。

“除了沈瑜一人,其余闲杂人等一律回避!”

关皓嘟囔着嚷道:“王老师,这件事关乎我兄弟的名声,极为重要,我等为何不能旁观?再说,只留沈兄一人,我实在不放心。”

“不放心?”对于这种愣头青,连一向严肃的王禄都被弄得哭笑不得,“你有什么不放心的,这里是国子监,又不是龙潭虎穴,难不成我们这些夫子还能吃了他?”

“那是不会了,博士。但是,沈兄身单力薄,有人在场总是能压压惊的。”关皓一本正经地说道。

压惊?即使是站在关皓这边的杜燕,都觉得自己兄弟说的话太没水准。

杜燕眼睛转了转,想说点什么帮个腔,就听旁边的沈瑜开口了。

“博士,学生也觉得有人在场更好。”

“呵呵,怎么,你也信不过老夫?!哼,除了诸位博士,馆长甚至祭酒路大人都在里面等着呢,即使老夫想暗中弄鬼,总不成全国子监的人都跟老夫沆瀣一气吧?!”

被人一再质疑,王禄终于怒了。

“博士大人,您误会了。我之所以提议有人在场,并非信不过诸位老师,而是另有缘故。”

沈瑜的解释让王禄脸色稍霁。他缓了缓声音,道:“哦,理由是什么,说来听听。”

“博士大人,您可知道,学生前日因作弊一事而被除名,这件事几乎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所谓人言可畏,学生也只是一个大俗人,不喜欢无端背负不好的名声,所以,学生希望,今日的这场自辩,能够在全体国子监学生面前进行,彻底抹除之前的误会。当然了,博士大人,这是出于学生小小的一点私心,如果博

士大人觉得不妥,学生同样愿意接受私下的考验。”

沈瑜的一番话有理有据,令王禄不得不犹豫。

虽然沈瑜说这是出于自己的私心,洗刷自己的污名,但是,王禄觉得,他或许是话中有话。

如果沈瑜没有作弊,自己前日做出的除名决定显然极为不妥。这不仅损害了一个无辜学生的名声,传扬开来,还间接影响了整个国子监的声誉。

自己的名声也就算了,但是,国子监百年清誉,或将毁于一旦。

但是,假如依沈瑜之言,将这场自辩会公开,于国子监来说,则好处多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日草率决定的不良影响,还反过来彰显国子监力求公平公正的原则。

说不定,还能将坏事变成好处。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沈瑜没有作弊的前提下。

不过,退一万步讲,即使沈瑜作弊,公开这场自辩会,一样可以显示国子监公平公正的原则。

于国子监来说,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但对沈瑜来说,其中的利害关系,却非同小可。如若不妥,或将一步深渊,声名扫地,彻底断绝仕途。

想到这里,王禄不由得深深地望了一眼面前的英俊少年,然后吩咐他旁边的一名助教,回去禀告祭酒大人。

盯着他面前的沈瑜,王禄板着脸,冷声问道:“沈瑜,你可知道,如果事有不顺,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你自己未来的前途、名声,甚至还有你父亲的官名、你整个家族的名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