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第2页)
他今日穿了一件石青色丝袍,眉眼间的张扬跋扈收敛了不少,倒显得温润乖觉。
“儿臣请父皇母后安。”
陛下看到他甚为欣喜:“快到朕跟前来,你回来这几日,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你。”
慕容景上前,陛下瞧见了他唇上的血印,眉头一皱:“你这伤是怎么回事?”
江容晚不由的心下一紧,脸上浮现出几许不自在的神色,好在并未有人注意。
慕容景故作淡然之态:“儿臣昨日在军营与人比武,不小心被钝器伤到了,不打紧的。”
宸贵妃顿时满眼心疼,嗔怪道:“景儿你怎的这般不小心。陛下,还是莫要让景儿再度出征了,刀剑无眼,免得臣妾整日担惊受怕。”
一双清水眼款款望向陛下,眼看着就要滴下泪来。
陛下安慰道:“爱妃不必如此担心,景儿身为我南楚的男儿,又是皇家子孙,能为南楚征战沙场,成一番事业是好事,爱妃理应高兴才是。”
宸贵妃拭了拭泪,余光扫过站在一旁的江容晚,陡然话锋一转:“陛下,臣妾看太子如今已经娶妻,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咱们景儿也挑一个好女子呢?省的他整日没个定性,惯会往外跑。”
陛下未置可否,慕容景闻言却是眉眼慌乱,赶忙跪下:“父皇,母妃言重了,孩儿年纪尚轻,此事还不着急。”
陛下打趣道:“都能在军营独当一面了,年纪还小啊。朕可是听说,我南楚的将士,个个都是极敬服你的,这样说来,你在军中的威信不小,既然已经立了业,或许也到了该成家的时候了。”
慕容景沉吟半晌,一向玩世不恭的脸上突然摆出一副凝重的神态:“父皇,不是孩儿不想成家,只是眼下实在是无心成家。北疆虽是元气大伤,却也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到时候又要滋扰我南楚地界、伤害我南楚子民。一日不除了这个祸患,孩儿便不能真正心安,此时成家只会分散精力,扰乱孩儿的心神。儿臣决心已定,还望父皇允准。”
江容晚垂着眼静静听着,这些事本不与她相关,她也犯不上插嘴,可慕容景此言倒是出乎她意料。
她抬眼,看到少年正跪在陛下跟前,那样清澈又坚毅,与昨日的登徒浪子判若两人。想不到曾经骄纵任性的皇子,如今竟成为了守护南楚江山和繁华的英雄。
他果然是与以前不同了。
又或许,她其实从未真正了解过他。
慕容怀见此刻气氛有些沉重,上前扶起慕容景,悄悄对他使了个眼色,对陛下道:“父皇,三弟如今是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其实也是好的。三弟将才难得,既然想一心建功立业,儿臣以为应该支持才是。父皇和宸娘娘若是着急,不如先给三弟挑选着家世品貌都上乘的女子,到了合适的时候三弟自然也会想通的。”
陛下倒是朗声大笑,他一向是个有万丈雄心的帝王,经过他二十多年励精图治,南楚才有如今的太平盛世。见自己的儿子也这般有雄心,本是病恹恹的精神都好了许多。
“好!景儿有这般志向,朕心甚慰,不愧是朕的好儿子。”
略作沉吟,陛下突然又道:“来人,传朕旨意,三皇子慕容景征伐北疆,战功赫赫,着封为大将军,赐统帅三军之权。”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皆是大惊。大将军一职,权柄甚大,可调动内外三军,仅次于大司马,南楚建国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年轻的大将军。
宸贵妃面有喜色,慕容怀依旧神色如常,只是皇后的笑容凝在脸上,眼底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阴沉。
慕容景也感到十分意外:“父皇,孩儿不过刚刚立功,资历尚浅,怕是难担重责,还需多加历练,请父皇三思。”
陛下慈爱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景儿不必惶恐,资历并不是最紧要的,父皇像你这么大,已经登基理政了。父皇是看到你天赋异凛,相信你的能力,此事就这么定了。再说你若是有什么不懂之处,大司马顾之恒掌兵多年,朕回头告诉他,让他务必尽心教你。”
看到陛下坚决的态度,慕容景也不再推辞:“儿臣定不负父皇厚望!”
陛下满意的点点头,喝了口茶后起身:“朕还有政务要处理,你们既请了安,也都各自回去吧。”
众人纷纷行礼:“恭送陛下。”
······
陛下走后,皇后留太子在寝宫说话,令江容晚先回太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