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临江酒楼(第1页)
程樟将青冥剑经还给了山长。p
鹤鸣轩内,盛山长上下打量程樟,见他眼神温润,英华内敛,大不同于往日,便含笑问道:“果然有所得?”p
“确有所得,”程樟心悦诚服向山长行礼,“前圣之书,玄妙精深,真为瑰宝,令弟子今日如脱胎换骨,修为大进,远胜于昔。”p
身躯高大、面形方正的武院监院石明先,早年曾是朝廷的武将,如今还兼领着鹤州城的司兵参军。他起身过来,欣慰地拍着程樟的肩膀:“既然伤势已经大好,那就事不宜迟,领着师弟师妹们,早些动身。”p
于是武院之中的出色弟子,元秋月、黄兴浩、张毅等十余人,仍由程樟率领,辞别众位师长,和特意赶来的鹤州刺史、别驾等,离开迎鹤山,前往麓安城。p
女教习丁璐,曾先后就学于云麓书院和崇山逍遥宫,名门子弟,气度高华,与诸位教习一道送别往赴麓安城的诸弟子。p
她一身素白,打量着程樟,雪白秀美的圆脸既诧异,又欢喜:“竟然这么快就全好了,果然是吉人天相。上苍如此庇佑,你可要好生努力,给师弟师妹们,做个榜样。”p
好一位严谨温柔的御姐。p
他不得不承认,这鹤州武院虽地处偏远,仿佛一处乡镇中学,可是里面的先生,却的确都是不错的。p
于是程樟在山门之外,深深行礼,这才转身大步而去。p
黄兴浩、元秋月等弟子,也辞别老师和同窗,跟随大师兄,往麓安城去。p
元秋月的父亲,如今在溪州做着五品别驾,在武院百余名弟子当中,她算是出身最好的一个。或许因为这个缘由,一路之上,她对旁人都不大理会,自吃自住,自己会钞。p
“她向来如此,独来独往。”排行第二的黄兴浩不以为意,“其实当初,她是想去麓安、东夏求学,家里却不让,只许她就近。是以她虽入了武道学院,心气却一直不顺。”p
“这也难怪,麓安城外云麓书院,天下知名,平湖道各府县学子,无不向往。”程樟点点头,“还有两位师妹,便另住一间屋子。咱们这几个,胡乱挤挤罢了。”p
“大师兄不用担心盘缠的事,”与身形颀长肤色白净的黄兴浩不同,形貌黑瘦的张毅虽其貌不扬,却是出身豪富之家,他大气挥手,“家父给了许多银钱,这一路,够大伙儿用的。”p
“嗯,”程樟笑了笑,张望着蜿蜒于群山之中的官道,“那就让四师弟破费了。”p
“大师兄何必说这等见外的话,”张毅真心实意说道,“西乡县城之事,大师兄义薄云天,奋勇冲前,正是咱们的楷模。”p
张孟勇、曲文哲等弟子也都点头赞同,大师兄虽然不是修为最出色的一个,但是平日为人,谦和仁厚,的确令大家心服。p
女弟子李春瑶也小声说道:“大师兄平日里就很好,对咱们多有照应,如今你伤势痊愈,解试也一定会顺利得中的。”p
这是一个十八岁的女孩,个头娇小,说话轻声细语。她资质悟性都很不错,算是一颗修行的好苗子。p
不管怎么说,溆水以西,鹤州武院算是最好的学府,对于附近府县的学子们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p
一行人东渡溆水,经溆州、涟安、潭安,施展功夫,半飞半走,一路但见漫山层林,黄绿斑驳,六七日后,终于过芙蓉江,抵达麓安城南面之黄道门。p
芙蓉江东畔的麓安,与澜江岸边的东夏,是行台治下最大最繁华的两座城池,武举解试,便分南北两处,同日开考。p
黄道门中,来往行人客商,络绎不绝。一个小厮打量着从鹤州赶来的这伙年轻男女,凑过来小意作揖:“小人斗胆,敢问几位公子,可是鹤州武道学院来此?”p
“不错,”黄兴浩瞅着小厮,“敢问这位小兄弟是?”p
“小的在张充张公子跟前行走,公子早知几位要来,因此日日吩咐小的在此等候。”那小厮神色欢快,“还请众位在此稍候,小的这就去禀报。”p
说罢,他转身拔腿就跑。p
弟子们都笑了起来,转头瞧着程樟。p
程樟微微颔首:“那咱们就等一等罢。”p
张充曾是武道学院弟子,其父乃是鹤州茶商,买卖越做越好,逐渐发迹,遂举家迁居麓安。因此张充只在武院修习了两年,便辞别师友,离开了鹤州。p
约莫一刻工夫,一个白白胖胖的年轻男子,约莫二十一二岁模样,头戴方巾,穿一身月白色绸衫,骑一匹高头大马,急急赶来,翻身下马,上前拱手笑道:“大师兄、黄师兄、元师姐张师弟,咱们可是许久不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