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新增4k(第3页)
作为朋友,王智有多清楚许风迟那段时间过的什么日子,又是什么状态。
此时便有多为她开心。
现如今,她们连家也搬到更好环境,迟姐岂不是终于能安下心做自己的事?
晨读时间。
背单词、背古诗词与背各公式知识点声音从各班教室未掩实的门窗传出。
往日书堆得老高的桌
面,此时一片干净。
倒是走廊,蓝色、白色的拖箱摆满,直接摞地上的书更是成沓。
连老师办公室门口都被放满,总被大人们说“学习多轻松”的高中生学习压力可见一斑。
“走吧迟姐,咱俩一考场。”
晨读结束,王智单手将包挂在肩后,招呼许风迟。
“等等我啊!我考场就在你们隔壁呢!”
徐青青,一把拉住王智书包带,害他一个倒仰,差点摔倒在后。
“我妈早上起晚了,没做饭,我得去食堂买个吃的,5分钟回来!”
说完便一路狂奔。
吃什么随便,哪个队短排哪个,节约时间为上。
边跑边暗自在心中庆幸,还好昨晚回家吃苹果时恰好和妈妈聊到迟姐奥赛全市第一的事。
不然,她居然都忘记,自己还可以问迟姐能不能数学帮忙压考点这一“完美外挂”!
而许风迟……
她还真知道该怎么压。
为什么不是所有高中老师都能自行出一份题目难度恰当的试卷?
难道他们都做老师了,还有不懂的知识点吗?
当然不是。
吃透高中所有理论,意味着的不只是对理论的了解与运用。
更是对整个高中知识点的整体重难点框架意识。
如果对整体框架把握不足,就会在出题是把握不住主要出什么。
——假若高考只是为了检查学习效率,为什么会有高频考点与重难点区分?
目的导向分析。
高考是为大学挑选人才,考核重点选择的倾向性自然也就有了理由。
“期末是对一整个学期学习情况的考察,知识点更多,压起来没月考简单。”
红笔半悬在数学书目录页,许风迟没法说出具体哪个考点会以什么形式去出题。
——她只是摸透规律,又不是直接看到考卷。
便在征询徐青青想法后,直接在目录页列出个树状图,将大概率会考的知识点和题型迅速讲解。
至于压轴难题,她微微思考,最终圈出三个理论。
“倒数两题,应该逃不开这三个考点。记住理论,做出第一小题问题不大。”
徐青青站她右边,王智站左边。
这可是期末考“保命秘籍”,一个两个听得别提多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