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家看“舟黎”的电影,不是给谁打钱,而是给作品以价值,给未来更好的作品环境以一份助力。

这就区别了其他电影。

有人认为这是舟导的电影之所以每次都票房冠军的原因,有人则不以为然,理由是市场哪管这些未来投资,看就是因为想看,哪有什么多余的原因?

话说回来,他们的百花基金会一开始只是颁奖,但后来也多了一些市场业务,比如天使投资。基金会自由地组建了一个网络团队,去考察了解那些难以被看见的制作者们。

给更好的内容以更多的曝光。

调节、平衡、丰富市场环境。

基金会的大半团队都是自发的,不具备盈利性,纯粹是兴趣使然,里面的人包括了吴歌等。

他们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百花文艺投资基金。

当然了,基金会不可能太自由太分散,其核心还是由海森堡的专业人才主导的。

没有管理不成组织,现实如此。

不管怎么样,百花基金会都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组织理念和组织形式,谁也无法预测它的未来能否持续发展下去,或许几年就散了,或许能像奥美卡奖一样发展到近一百年。

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

但起码也是改变吧。

想着,桑托斯忽然道:“老板,你说古时候的人能预想到人类今天的情况吗。”

不太可能吧。名为现在的“未来”在他们看来是天方夜谭。人人都有一部信息接送终端,通过它们了解全世界的情报、看到全世界的文艺作品等事情,古人自然是无法想象的。

那时候,价值之物建立在物质之上,衣食住行,是最关键的价值物所在。

而现在,物质高度满足之后,价值逐渐攀上了精神,走上了更高处,更接近本质的人之处。

如今,正常的社会情况下,物质市场充分饱和,在这上面做功夫虽然还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但接下来可不一定了。

因为,精神市场有争夺主流市场的势头。

倘若我们可以造一个词叫做精神市场的话。

犹记得,赫尔格的对头公司曾经放过一段豪言:“人类未来将会活在虚拟世界中,开发虚拟世界才能真正掌控未来。”

而如何开发虚拟世界呢,除了硬件上的各种努力,关键的难道不是“软件”吗。

桑托斯想起一个虚拟头盔的研发产商。他们的团队开发了多种类型的虚拟头盔,自称他们的产品能够给到客户更沉浸式的虚拟观影体验。

但是无论这个作品有多好,支持他们硬件的作品还是太少了。

根本没有几个电影可以通过产品播放,那么这个产品的价值何在呢?

硬件的提升还需要内容跟着丰富起来。

“不过,这也是未来的方向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