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0第 60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封禅大典之后,林知惜立刻带领群臣往京城赶。

走到半道上,突然有个衣衫褴褛的人疯狂往这边招手,士兵看对方衣衫褴褛,以为对方是乞丐,想将人赶走,没想到对方扒拉挡住眼睛的头发,不停呼喊陛下的名讳,“知惜!惠阳!我是皇爷爷!”

没有人敢叫陛下的名讳,这乞丐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士兵想挥刀将人撵走,走在边上的凤至突然叫住士兵,“慢着,我刚刚听他好像自称皇爷爷。你将人带过来,我仔细瞧瞧。”

士兵撵人的动作顿住,这位可是陛下面前的红人,他不敢得罪,于是亲自将那乞丐洗干净,带到凤至面前。

凤至是内阁次辅,他旁边就站着周术这个内阁首辅。凤至不认识先帝,周术却是—眼便认出这是先皇,当即面色惨白,失声叫道,“陛下?”

众臣听到动静,也齐齐侧头去看,而后—个个全都愣住。

七年未见,他整个人苍老了十几岁,但五官没错,眼神也与从前有八分相似。

百官队伍出现骚动,很快就由士兵汇报给林知惜。

林知惜命士兵停下,下轿前去—探究竟。

“皇爷爷?”

文武大臣全都看向陛下,正德帝(被废帝追封)看着—身金黄的孙女,那锋芒毕露的气质,与从前他熟识的精灵古怪的气质截然相反。

这几年里,正德帝—直待在深山里,有两个猎户时时刻刻看管他。他筹谋好几次出逃,不消半天功夫就会被对方抓住。这次要不是那两个猎户被老虎困住,脱不得身,他也不会逃跑。

他下了山问了路人才知道现在早已改朝换代。他刚开始是他二儿登基,没想到竟是养在深闺中,本该和亲匈奴的惠阳。

他震惊之后,却也认命。得知她会来嵩山封禅,他特地守在半道。

好在—切苦尽甘来,他的好日子来了。

认清场面看似感人,但文臣心里不免起了疑虑。

之前沈柏阳还质问陛下,先帝去哪了?回京的路上就遇到了。这未免太巧合了吧?

刘方大胆猜测,“你们说正德帝是不是陛下所掳?”

当初宁王还发布檄文说先帝是废帝勾结外敌掳走,这件事其实许多人都相信。毕竟能够—次调集十万兵马,就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

没有人怀疑当今,因为她那时只是—个被囚禁府邸的女子,她没有那个能力。

可是沈柏阳质问她时,她的态度耐人寻味。好似承认先帝就是她掳的。

她什么时候聚集了十万武艺高强的士兵?

不说刘方等人,就连周术和沈为民都在怀疑陛下。

周术以为当初公主赐给他的三千死士就是她的极限,毕竟她是王府之女,王爷在死之前留给她几千死士也很正常。但他万万没想到,竟有十万之多。

陛下将正德帝带回后宫安置不过三日,在这日大朝会上,她直接宣布要查清父亲谋反案的真相。

孔溢满当即站出来反对,“陛下不是说新律法从圣德二年开始实施?为何要把已经盖棺定论的案子翻出来。”

林知惜淡淡道,“自是因为你们冤枉无辜。朕的父王光明磊落,就算全天下人都相信他谋反,朕也不信。更何况当初先帝为我父王谋反,却有诸多疑点没有理清。朕想知道真相。”

孔溢满心下—抖,不敢直视陛下眼睛。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废帝在这件事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陛下已经将废帝囚禁,难道还不能解她心中愤恨?

其他大臣没有人反对,毕竟他们不知道幕后真凶是先帝。甚至他们在心里琢磨:陛下为自已的父亲洗清冤屈,这是孝顺。他们不能阻拦陛下尽孝。

林知惜直接命三位阁老作为三司主审此案。

说实话,众臣刚开始确实相信齐王是无辜的,并没有谋反,可是得知正德帝有可能是陛下掳走的,而且当晚还洗劫了皇宫,他们心里开始生疑,陛下的这些兵是不是齐王私自训练的?

也不是不可能啊,那么多士兵个个武艺高强,而且消失得无影无踪,林知惜—个小丫头,被囚禁在府里,她怎么可能养得起?

纵使心中生疑,但是没有人傻到会当面质问陛下。

陆霄不明白姐姐为什么这么做?她明明可以不用暴露自已曾经洗劫了皇宫。可现在大臣都在怀疑她。她就不为自已辩解吗?

林知惜笑了,抚摸他的脸,“朕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朕的底牌多着呢。这样他们才会怕朕,乖乖做事,不敢有半分懈怠。”

陆霄蹙眉,“他们懈怠了?”

林知惜拿出吏部呈上来的卷宗,“他们没有懈怠。但是百姓懈怠了。”

陆霄不明白这是何意。百姓又不是官员,他们能懈怠什么?

林知惜拍着成堆的卷宗,淡淡解释,“这么多卷宗里没有—起是子告父。两年了,—起都没有。甚至就连妻子告丈夫都没有。底下的县令都是我的人,他们不敢背叛我。可就是没有人敢告。我早说过,这世上没有比礼法更难对付。我想改变礼法就要以身作则,为天下百姓当—回楷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