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 44 章(第2页)
她暂时没有主意,问周术该如何保证底下的人认真办事,不会阳奉阴违?
周术愣住,这个问题相当实在。上位者首先看重一个官员对他忠不忠心,而不是他的能力。
但只要是人就有私心,忠心与否很难判定。就算现在忠心,可不代表以后就会忠心了。
尤其是穷人乍富,最容易飘。就比如周魁,有了钱,比富人还会剥削百姓。
周术也不敢保证自己选拔的官员永远都能踏实办事。
林知惜见他一时答不出,也不失望,让他回去好好想想。至于科举考试还是照顾进行,不过她也嘱咐,“新科进士让他们当□□品小官,县令以上的官员暂时不要变动。”
周术见她听劝,暗暗松了一口气。
孔溢满不知道林知惜居然会因为他的一番话,打算重新捡起科举考试。
他现在正在驿站等自己的属下。
林知惜走后没多久,他就让属下去打探消息,想知道那些布为何会那般便宜,以及为什么百姓对衙役的口碑如此好?
半个时辰后,去打探布料的属下回来了。
得到的消息却让孔溢满大吃一惊,“听说惠阳公主改进织布机和纺织机,织布速度比老机器快了五倍。所以蜀地的布才这么便宜。”
孔溢满在屋里团团转,思忖片刻他解开自己的包袱从里面取出一个信封,倒了一张银票出来交给属下,“你拿这五百两去贿赂,看看能不能偷运一台机子出去。”
属下将银票塞进袖子,点头出去。
另一个属下也回来了,“听说惠阳公主把之前的衙役全部撵了。现在的衙役都是县令直接选拔的。听说她还给衙役制定规矩,贪污受贿、勒索渎职全部革职不再留用。所以这些衙役才如此尽心。”
孔溢满恍然,“原来是这样。”
他原以为她任性妄为将私田变为王田就够离谱,居然还把世袭的衙役说废就给废了。>>
“那些衙役就没闹?”
“刚开始确实闹过,但她有兵,衙役敢怒不敢言。后来等她率兵攻打陕西起义军,那些衙役跟着大户作乱,被周义全都诛杀了。现在无人敢反对。”
孔溢满哼了一声,不齿周术如此狠辣,“世人都说他是天下第一谋臣,叫本官来说,他该是天下第一狠人才对。他与他那主子都是不择手段的下作人。”
属下对林知惜和周术的所作所为也颇为不齿,连连点头。
孔溢满又问,“你去试探过那些衙役吗?能不能借机拉拢几个当咱们的耳目?”
惠阳公主把衙役全都换了,办法是好,但是只能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这些衙役当了官,过上人上的日子,就会心存侥幸开始冒险。若是县令没发现,衙役很快又会变得跟以前那些衙役一个样儿。
属下摇头,“这些衙役的家人都在那些厂里做工。要是衙役收受贿赂,全家都没了活路。他们不敢收。”
孔溢满只觉得棘手,来前圣上让他做两件事。一是劝惠阳公主出兵,二是在蜀地府衙安插细作,这样蜀地有什么动作,他们也能尽快知道。没想到两件事都不顺利。这惠阳公主还真是不好对付。
孔溢满忧心忡忡,属下想了想,“不过是人就有缺点,只要多给属下一些时间,肯定能拉拢几个。”
那些人现在不敢收,其实主要担心前脚帮忙办事,后脚就将他告发。要是时间长了,相处久了,取得对方信任,一定能拉拢。毕竟华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
孔溢满点头,“来前,永王让我给他几个掌柜带了信,你将信交给他们,让他们帮忙安插人手。”
属下点头应是,欲言又止,斟酌好久才开口,“大人,蜀地这边废了卖身契。他们恐怕不会听咱们的话。”
孔溢满差点要气死了。祖宗制定的律法,她几乎全给废了,害得他连个帮手都找不到。还怎么安插人手?
孔溢满喘息好一阵,才平复心情。
属下又汇报一事,“惠阳公主在全省开办了免费学堂。无论什么出身的孩子都可以去学堂读书。”
孔溢满这回是真惊讶了,自古以来上位者都是采用愚民之策,生怕百姓知道太多就造反,她却反其道行之,主动给平民开智。这是想做什么?
“如此大手笔,她所图不小啊。”孔溢满以为林知惜给平民开智是为了将来全国一统做准备。并不认为她是真的好心。
他叹了口气,将包袱里的两个信封全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