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页)
沈宴借着火光,看向赵阔的脖子,在对方的脖子上挂着两个吊坠。
一个吊坠是一虎一豹抱在一起的玉石,惟妙惟肖,和同样围在火堆旁打闹的白虎黄豹十分相似。
以沈宴的专业眼光来看,似乎是汉代白玉雕琢的动物玉饰。
汉白玉,价值不菲。
不过因为火光摇曳的原因,沈宴也不敢确定是古物件还是工艺品。
另外一个吊坠是一柄小匕首的青铜饰品,因为颜色的原因,看得就更加不真切了。
平心静气后,沈宴也开始慢慢放松了一些,不多时,职业病就犯了,终是没忍住,说道:“能否让我看看这件吊坠?”
其实也是为了避免老油子一样的董老爹一个劲说服他给人当男仆,没见拉皮条这么话痨锲而不舍的,找点话题岔开。
赵阔犹豫了一下:“你认识这件圣器?”
沈宴:“?”
圣器?
十分古怪的用词。
这时,赵阔取下吊坠递了过来。
沈宴伸手接过,上面还残留有对方的体温,这人体热。
沈宴借着火光仔细看了起来,同时,如同云游的诗人一般,讲起了历史的诗篇,对沈宴来说,历史本就是最动人的歌,也是用他熟知和擅长的东西,来反抗现在的不适应。
“从它的材质和打磨工艺来看,它当是明清时代的一件饰品。”
“都说汉代看陶俑,魏晋观碑刻,盛唐瓷器无人敌,宋时字画墨砚排第一,明清仕女图……”
“其实在明清时期,民间小饰品工艺也十分流行。”
一群人:“?”
啥玩意?
他们只知道从遗迹中挖出来的圣器,呼唤圣器中的英灵是佣兵生存活命的根本。
至于圣器的历史,早已经埋没在了不知名的。
听着还颇为有趣,跟听云游诗人唱诗一样,述说着远古的时代里,真真假假早已经无法分辨的久远故事。
沈宴的声音继续:“至于这件匕首吊坠上的简单图案,应该是纪念《战国策·燕策三》中荆轲刺秦的故事。”
沈宴停下了声音,不由得反复观摩手上的吊坠,没想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居然被他看到了一件明清时期的古物件,还被人挂在脖子上。
有人说道:“这图案还有故事?”
沈宴愣了一下,荆轲刺秦,图穷匕见,属于人人皆知的经典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