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不中彩级票不跨阶级 寒门的终点(第3页)
或许不算大败,毕竟死伤不多,或者说一次比一次少。
最近一次朱隽带兵出击,明明只死了区区几十人,几千人的队伍就崩溃了,哭喊着逃回了新郑。
朱隽很清楚这是军心涣散,士气低落,若不是新郑意外地有坚固的城墙,军队早就崩溃了。
朱隽一直在指望朝廷的援军,可是……
他望着远处,三十里外就有一支数万人的援军,那是洛阳门阀东拼西凑,将家底都掏了出来才凑出来的数万援军。
可这支援军被赵云打得落花流水,能够没有溃败已经是刘表治军有方了,想要破敌那就有心无力了。
朱隽望着城下的黄巾贼军,不愧是贼首张角的军队啊,与波才的军队相比,真是军容整齐,章法有度,一点都不像是贼军。
他默默地想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曹躁一脸欢喜地走了上来,大声道:“中郎将,好消息!”
朱隽转头看曹躁,问道:“什么好消息?”假如是胡轻侯带人杀来了,他一丝都不意外,不但不排斥,而且会非常欢迎。
只要能破贼,谁的功劳有什么关系?
曹躁指着一个彪形大汉,大声为朱隽引荐道:“这位将军是刘表将军的部署淳于琼将军。”
朱隽微笑:“原来是淳于将军,久仰,久仰。”其实完全没听说过。
淳于琼傲然道:“禀中郎将,我军发现张角缺粮……”
朱隽大声惊呼:“什么!”他只觉脑海中轰一声响,后续淳于琼说了什么,他完全没有听见。
缺粮!缺粮!张角缺粮!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白痴都知道自己赢定了!
朱隽狂喜之下终于静下了心,打断絮絮叨叨在禀告军情的淳于琼,道:“张角缺粮,消息可证实了?”
淳于琼点头,大声道:“确定无疑!”他斜眼乜朱隽,老子说了这么多证据,你丫都没听见?
曹躁急忙补充道:“刘表将军已经派人抓了黄巾贼人审问,又数次派精锐死士杀入黄巾军营地,确定黄巾贼人的粮草已经耗尽。”
曹躁顿了顿,补充道:“其实算算时日,也该差不多了。”
“黄巾贼人抢劫州府的官仓和门阀粮食为生,从三月起到如今已经有八个月,黄巾贼人势大,多少粮食都吃光了,今秋兖州豫州田地间颗粒无收,张角以何为食?”
“张角缺粮乃是必然的。”
朱隽用力点头,只觉不论从逻辑还是从现实而言,这番话都正确无比。
淳于琼大声道:“我家刘将军欲在明日夜间与黄巾贼决战,请中郎将协助,里应外合,必破贼军。”
朱隽皱眉,夜袭,里应外合,左右夹击,两个月来什么招数没有用过?又有哪一次没有失败?
朱隽认真地道:“刘将军何以如此急迫?既然知道张角缺粮,为何不再等些时日?待张角粮尽而退,我军追击,自然可以大破贼人。”
淳于琼看朱隽的眼神都忧伤了,我刚才说了啊,你一个字都没听见吗?
曹躁只能再次咳嗽一声,道:“中郎将,胡左中郎将的大军已经在百里外了……”
朱隽终于明白了,若是不能在明日夜间击破张角,这大功劳就要落在了胡轻侯的手里了,奉命从胡轻侯手里抢功劳的刘表怎么甘心?
朱隽长叹一声,道:“好,劳烦淳于将军请回禀刘将军,老夫一定在明日夜间与贼人决战。”
曹躁听着朱隽的叹息,同样想要叹息。
为了抢功劳,在张角粮尽之前过早发动决战,士卒的死伤必然极大,可这不仅仅是天大的功劳,更是牵扯朝廷士人和宦官、皇帝的斗争啊。
刘表没得选择,曹躁没得选择。
究竟是投靠士人,还是投靠宦官尚且没有定论的的寒门子弟朱隽也没得选择。
门阀的大军没有救门阀士人卢植,而是第一个救寒门子弟朱隽,这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但人情之大逼得朱隽没有其他选择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