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化学五十三 因为天书一句话(第2页)
还好他们不知道,现在还能美滋滋地高兴着。
天书还在接着讲关于铁器时代的发展。
【到了春秋时候,就开始冶铁了,铁剑比青铜剑就要锋利很多。说起来,虽然一直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大家都坚信圣人孔子是有佩剑的。
有一种传闻是佩剑名为紫薇,比人还高。
当然,长度上应该不可能,因为已经出土了越王勾践剑,长度是557厘米。而根据当时的生产力分析啊,南方的剑应该是比北方的更先进些的,北方的剑应该没机会比人还高。
另一种传闻是,孔子佩剑名为德,或许有小伙伴可以猜猜为什么会有这种传闻?】
江思瑶特地安排了个剧情和弹幕互动,学的进度有些快,她想着自己缓缓,和弹幕交流的形式就比较安全。
这个脑筋急转弯也不算难,应该弹幕是能猜出来的。
她倒是轻松了,孔子反而被为难住了。
子路上看下看,也没从师父身上看到佩剑,直接大声问了出来。
“师父您佩剑呢?是今天没有带出来吗?”
颜回扶额,“你也太不关心师父了,师父哪里是今天没带出来,是一直没有啊!”
孔丘正要夸颜回呢,就听到自己这个弟子自顾自地补充了自己的想法。
“天书是讲的未来的事情,可见啊,咱们师父在以后还会去锻造一把铁剑,名字可能是叫紫薇,也可能是叫德。所以,师父,叫紫薇我们都能理解,为什么叫德啊?”
颜回问的十分真挚,就像是这把剑真的是师父的,他在问师父起名原因一样。
孔丘很想解释,他没有佩剑,一时半会儿也不想每天背着剑,虽然会,但是一般情况下,拳头能解决,啊不,也没人跟他这个山东壮汉理论问题,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也太不识趣了。
不过他也很好奇,为什么要给佩剑起名叫德。
“难道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德行操守吗?”
孔丘好奇,看向弟子们,想知道他们有什么答案。
“我觉得也是这样哎!像是师父能做出来的事情,之前师父还让我在手上写个忍字,告诉我遇事要忍耐,不能轻易发脾气,说不定这个德也是这个意思。”
“又不是在佩剑上刻个德字,是给剑起名叫德,应该做不到,想提醒自己的时候就看一眼吧?”
“怎么做不到,和人比斗的时候,肯定要介绍自己的剑啊,一说剑名德,肯定已经明白,这场比试并不需要,可以不比!”
弟子们议论纷纷,大抵也都是和孔子一个思路,孔子就更想知道,天书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了。
弹幕上也挺配合的,不同的人纷纷打出自己的猜测。
[汉武帝刘彻]:提醒自己德行的重要性?
[汉高祖刘邦]:可能是还有一把叫做怨的剑,挺配,以德报怨!
……
众说纷纭,就是没有人猜测那四个字,江思瑶笑得想死,甚至怀疑是他们商量好的,把正确答案让给自己讲,这种想法在刘邦提“以德报怨”的时候达到了巅峰。
这都已经有脑筋急转弯的思路了,肯定猜到了,刘小季!
【不是以德报怨哦,不过刘季不愧是刘季,脑子就是转的快啊,这皇位就该你来做!】
这夸奖真的,让刘季这个脸皮极厚的人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主要是,谁夸人是这么夸的啊!第一次有人这么跟刘邦说,你脑子转的快,所以当皇帝是应该的。
萧何听这话反而有些想笑,看到刘邦一脸菜色,就更想笑了。
难得有人能克制刘邦这个嘴贫的,天书要是在大汉,萧何高低得为了她以权谋私,给她安排个能上朝的官职当当,怼怼刘邦也是极好的。
有利于其他大臣,包括萧何自己的身心发展。
【以德报怨,很接近了,不过是一个意思给剑取名为“德”,自然是以德服人!咱啊,就应该用德来教育别人,没事少比比,可以直接武力解决!】
孔子差点没被这样的解释给呛死,特别是他的弟子里,还有人对这个答案十分信服,疯狂点头,赞同这个“创意”。
“子路、颜回、子由,你们点头不会是,也想给自己的剑起名叫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