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页)
在康宁城一一复原当时的战役,却惊讶的发现,沈玉堇几乎穷极了所有能想到的智计。
箭是借来的,粮是窃来的,也曾遍插旗帜,鼓噪做百万雄师之声,也曾烈火烹油,自城墙熊熊而下,一路烧到了天的尽头。
在一座僻远安宁的小城,将那一册一册兵书凝结的心血,如烟花般绽放开。
他在那一朵又一朵的烟火中,终于比肩了那些千古名将,人们知晓他的英烈,却再无机会知晓他的才能,只将精魄永远地留在了这座城。
康宁城是那样坚不可摧。
康宁城后,是一望无垠的田垄,沉甸甸的稻子静默地低着头。
沈家夫妇死后,只留下如山的兵书,和一个在江南水乡等着父母回家的小公子。
沈鸢那时还什么都不知道,只晓得父母离家的日子里,已没人陪他推演军棋了。
他父亲下棋总输给他。
却并不恼,反而笑说:“我儿杀伐决断,心思缜密,我看不逊于卫家那儿郎。”
“我虽是个呆郎,我儿却是个名将种子,甚好,甚好。”
沈夫人虽温柔,却有几分侠骨飒爽,卷着书敲了父亲一记:“哪有你这般说自己的。”
“再说,鸢鸢还小,你别这样把人捧坏了。”
沈玉堇笑说:“我儿这般天赋,还不准我扬眉吐气一把吗?”
“连上回韬云过来都说,他学射箭骑马都极快,阵法学得也好,很有儒将风骨。”
“你是没瞧见韬云那脸色,酸掉牙了都要。”
沈夫人瞪他,说:“你又有主意了,鸢鸢长大了未必想带兵呢。”
沈玉堇笑着说:“一定想的。”
沈鸢便跟一本正经点头说:“想的。”
怎么能不想呢,他便是父母捧在手心儿里,这般殷殷盼望着长大的。
年少时心思总是单纯。
读书学剑,也都是为了让父母笑一笑。
后来父母赴任康宁城,临行前都是他去送的。
他那时也想要一同去,只是年纪太小,祖父留着他不肯放。
他求了好些日子,也没个结果。
是以当天怏怏不乐。
沈夫人便哄他,说:“鸢鸢在后头,咱们才能放心打胜仗”
他便装作懂事的样子乖乖点头。
沈夫人也心疼,她的孩子,这样小就要离开父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