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2第042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梁勇胜心里有些气闷,如果他没有跟钟广荣拆家,今年的羽绒服红利他也能分到一份,不过如果钟广荣没被逼到绝路,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找姜英,姜英只是在她店里定制羽绒服的话,就以他梁勇胜的眼光和魄力,明年他自己就会做这个羽绒服。

可惜商机转瞬即逝,谁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要不亏死要不挣到撑死,这个先机被姜英跟钟广荣抢到,他今年是来不急抢这块蛋糕了。

刚把沈曼如打发走,季水莲从梁勇胜办公室的里间走出来,刚才的对话她都听到了,生意上的事她不管,她就觉得梁勇胜到现在都没什么动作,姜英和顾昌东还好好的谈着恋爱,这进展相当不妙。

“你想出主意不让姜英跟顾昌东结婚了吗?”季水莲问道,她压根不知道,就在昨天,姜英和顾昌东已经扯证了。

但是梁勇胜知道,他和钟广荣虽然拆了家,花点小钱买通一两个人打听消息还是能打听到的,昨天钟广荣的厂子来了订货商,那个没出息的钟广荣,一大把年纪了,还跑去喊姜英去厂子里主持大局。

姜英扯证的当天,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去了厂子里跟经销商谈判,一下子又谈妥了五千件订单,还是全款!

梁勇胜心里可惜,如果是他和姜英搭配,他会比钟广荣更适合当姜英的拍档,现在不是考虑拍档的问题,还是先考虑怎么自保吧。

他跟季水莲说道:“姜英跟顾昌东已经扯了证,他们这么急着扯证,应该是想早点拿回文老爷子的那一半遗产。”

“那怎么办,你那五件调换的赝品赎回来了吗?”季水莲大惊失色,她以为还有半年的时间,没想到姜英的动作这么快。

“你赶快想办法,当初是你让我帮你筹第一桶金,我才偷换了古董给你,你不会以为你能逃得掉吧?”

梁勇胜不急不缓,“你别急,我分析给你听,然后你再做决定,我想姜英和顾昌东明天就要去你家拿回遗产,现在只有两条路,第一,他们查出有五件赝品,你把我供出来,然后我们两个一起坐牢。”

“第二,你一个人扛下来,就算姜英撕破脸报警,判也判不了几年,你坐几年牢还能出来,我呢,在外面继续挣钱等着你,我保证,我挣的钱有一半都是你跟儿子的,如果文自在要跟你离婚,等你出来我就娶你,你依旧是阔太太。”

季水莲当然不想坐牢,“就没有别的办法?你非要送我去坐牢,你觉得我会一个人去坐牢,让你在外头逍遥快活!”

梁勇胜轻笑,季水莲就是这样凉薄,当初他为她冲动坐牢,季水莲并没有等他,反而嫁给了文自在,害的他现在都不知道儿子是文自在的,还是他的,他都坐了几年牢,难道季水莲就不能为了保住他,去做几年牢吗?

梁勇胜好好劝慰了季水莲,“如果我能替你坐牢,我一定去,可是东西是在你家被换走的,你就是说失窃别人也不相信,如果我们两个都被查出来,就会查到你七个月早产的事,你想想,要是查出你带着别人的种嫁给文自在,你跟儿子被人戳脊梁骨,以后还怎么立足。”

“而且,如果我也进去了,谁来挣钱,出来又怎么生活呢,还是我留在外面继续挣钱,将来才能保证你一出来就是阔太太,只要你手里有钱,活的依旧潇洒,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季水莲心里真是恨死了,要不是梁勇胜胁迫她偷换古董,她今天还用得着做这种选择题吗?可是不得不承认,她目前的处境,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季水莲说道:“你的新服装厂,我要占一半的股份!”

梁勇胜轻轻一笑,知道他赢了,他道:“可以。”

“你还要写个保证书,这辈子都不许结婚,除非结婚对象是我,否则你在服装厂的全部股份无条件的赠送给我。”

“没问题。”梁勇胜爽快的答应了。

姜英跟顾昌东先去了顾平津那儿,顾平津跟季玉珍捧着他们俩的结婚证细细的看了,嘴角笑得合不拢,季玉珍当下就把那对珍珠耳坠交给了姜英,姜英心里感慨万千,转了一个圈,这两颗珍珠又回到了自己的手里。

顾昌东准备去舅舅那儿,没有隐瞒,说道:“爷爷,我查出来一些线索,舅妈跟人合谋调换了外公留给我的古董,合谋的那个人极有可能就是她的前对象,这次过去,可能就直接撕破脸,亲戚都没得做了。”

顾平津惊讶极了,季水莲居然这么蠢的吗,文老爷子留给外孙的东西她都敢动,她就不怕坐牢?

还有,她跟她前对象还藕断丝连,就不怕外头的风言风语吗?

“她联合前对象偷外甥的东西,不怕文自在跟她翻脸?”

姜英补充道:“我看那个梁勇胜不是个善茬,现在只是推断他参与了偷换古董,并没有实际证据,如果季水莲只承认是她一个人做的,那这次还没法给梁勇胜定罪。”

没办法,抓人定罪也要讲究证据,现在还不知道被季水莲调换了哪几件,被调换出去的古董也没找到,不知道买家和造赝品的是谁,关键证据是季水莲的口供,就看她怎么认罪了。

顾平津气的不行,“文家也就这样了,到你舅舅那一辈就算败了,早点了结也好,你们去吧。”

“如果我妈来这边给舅舅舅妈求情的话……”顾昌东想,是有这个可能的。

“法不容情,没得商量。”

顾平津挥挥手,庆幸他和季玉珍教导子女严厉,老顾家的人心里都有一根底线,那根底线就是法律,家里再怎么闹腾,没人敢踩法律的底线。

关于顾昌东外公的遗产安排,姜英和顾昌东商量好了,也征得顾平津的意见,古董文物全部捐给博物馆,博物馆安排了位专家跟姜英和顾昌东一起上了文家。

恰好这位虞专家,就是那年鉴定过文老爷子捐赠的专家,还感叹道:“你外公是位爱国人士,没想到你们这对小年轻,也继承了他的风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