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朝朝暮暮千般称心(第1页)
宋卿朝初次注意到萧千儿这人,其实并非于那年冬围最后一夜,而是冬围首日。
他是太尉府公子,幼时得益于自己父亲的功绩,顺利成了二皇子的侍读;而二皇子登基后,幸于二皇子不似皇家人的好性子,他二人感情并未变质,他也就成了皇帝重要的友人。
受圣宠的他自是年年皆可参与宫中大小庆典及宴会,他的记忆力素来极佳,即便从未交谈来往,他也能够轻而易举地记住各府嫡出的贵子贵女,更遑论各府年年人选皆是那几位。许是因为这样,当萧家庶出的三姐妹首回出现于宫里举办的围猎时,他自然而然地生起了一丝好奇心,视线也就不自觉地被吸引了过去。
那才是他与萧千儿的“初遇”。
虽说只是他单向而为,但也足以成他与萧千儿的故事的一个好起始。
参加围猎的贵女们,除了少数几名真的懂骑射者会随众男子骑马奔腾于山林之间,其余多半只会安分地待在营地,与他府贵女谈笑,顺便借机相看意中人,在外头名声不大好而被孤立的萧家三姐妹便毫不意外地成了例外。
萧百婳与萧乐瑶性子偏于外向,在这种张扬的活动中,倒不显多么古怪。
别人不乐意跟她们玩儿,她们也能自个儿找乐子,尤其是心大的萧乐瑶。
唯独萧千儿,安静又乖顺。
总是于帐内做女红,然后在众人狩猎归来时,才出帐迎接萧寒,相比其余两姐妹的欢腾,她清丽面上的笑靥一直如春水那般柔和,用着细柔的嗓音为萧寒的良好战绩祝贺。
并不明艳,按理而言,应当是不起眼,可事实却是莫名地……引人注目。
莫名而来的直觉告诉宋卿朝,萧千儿并不似表面那般温顺。
他也亦然,表面风光霁月,实际上满腹坏水,还有些执坳难搞的毛病,遇见感兴趣却又有些不解的事儿,就非得追根究底,他厌恶难以掌握的感觉,说白了,他也有单纯是高门子弟惯有的轻微控制欲。
而好巧不巧,萧千儿就是他在那几日遇到的“感兴趣又不解的事儿”。
围猎那些日子,他时不时会不动声色地窥视她的一举一动,而嘴角可有含笑?
他不晓得,也记不清了。
私以为那时对萧千儿的感情,还称不上欢喜二字,只不过是得以解乏而有趣。
直至那一夜。
洁白无瑕的月光在小姑娘的周身笼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如梦似幻,肤色白皙更显剔透,加上其本身温和美好的气质,整个人一时间宛若偶然落入凡尘的仙女,那道倩影登时烙印于他深邃的瞳仁中,直击他的心口。
往常遇事总从容不迫的宋公子就这样像个二愣子似地,傻杵在人家姑娘附近,直勾勾地盯着人看。当萧千儿恍然察觉到他的身影,礼貌地回以一个浅笑时,他俊逸冷白的面庞猛地浮出了一抹浅薄的绯红……
心跳动如脱兔,震得他耳膜阵阵作响。
有一瞬间。
他想,自己或许早已一见钟情了,若不然怎会一直管不住自己的眼呢,又不是从未见过美人……况且严格而言,那个当下才是他二人真正首次两两相遇,归于初次见面怎么了?
反正他就是要将这份毫无预兆的情愫罩上一见倾心的皮囊,听起来才符合他心目中诗情画意的印象,浪漫至极。
后来有一回,褚瑜详闻他这段情史的渊源时,鄙夷地嘲笑他肤浅,见着合眼缘的美人便想着要娶回家做娘子;他理直气壮地反驳回去,京城虽不比好山好水的南方,但也是盛产美人,换言之,合眼缘的多了去了,就连他的妹妹也算是合乎他的审美,可如此多娇美女子中,仅有萧千儿让他燃起这样强烈的渴望。
说到底,又有谁的感情并非从肤浅而起。
一副姣好的脸蛋,一个勾人的回眸,一次不经意的举动,甚至是一道远闻却依然动听的嗓音,皆有可能使人心动不已,而那突如其来的心动正是有所往来、深入了解的开始。
他许是相当感情用事,但无法否认的是,萧千儿真实的一切才是令他越陷越深的缘由。
时至今日,仍难以自拔。
-
大婚前几日,宋夫人曾私下与宋卿朝促膝长谈,内容无非是觉得萧千儿与他不般配,他尚且能理解自己母亲的想法,因在多数人眼中,萧千儿以往几乎足不出户,从未见过世面,难以胜任高门将来的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