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3清水教(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所以他们是把这事儿当评书听的吗?怪不得水芝这种远在京城的深闺女子都能说出点儿来。

水芝说:“这个王伦最初就跟《三国演义》里讲的黄巾军似的,用符篆神水给老百姓治病,最初也没什么人管,就这么过了半年多,寿张县地里歉收,知县还强行加税,要收的粮食不止没减,还比以前更高了。王伦治了半年的病,早已有了声望,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带着那群人攻到了临清去。但是咱们朝廷也厉害,直隶总督、河南巡抚,还有额驸那旺尔济、左都御史阿思哈,都带着兵打过去了,四面夹击之下,王伦再无生路,清水教平乱很快就平定了。”

珠锦听明白了,这次乾隆傻爹做的事情还行,没有出现天怒人怨的情况。

她问:“那个坏蛋知县呢?”

水芝说:“奴婢听说,王伦起义原本是定在后面的月份,知县突然要彻查,结果县衙里的衙役,也是清水教的人,及时给他送了消息过去,这才提前起义。他们一路杀到县衙,把知县和差役都杀死了。”

“倒是恶人有恶报。”珠锦听着更像水浒传的情节了。

果然艺术源自生活。

弄清楚前因后果之后,她安心了许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个从叛乱中逃出来的乞丐,她真的没有理由开口求情。而且他自己也说,家人都死了,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估计干不动活儿,只能乞讨,还每天提心吊胆的,对着他们说出这些话来,也是存了死志。

珠锦叹气,要是她不多嘴问那么一句就好了。

可是如果她不问,又怎么会知道发生在她出生前的事情?

珠锦突然想到了样板戏《白毛女》里的一句话: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可惜以她女孩子的身份,能突破世俗制约,自己过得快乐就很难了。

“你看了好多书。”珠锦把心思藏起来,没跟水芝多讲,“我也想读《三国》和《水浒》,在哪里可以看到?”

“这个……小主绕了奴婢吧,奴婢不敢说。”水芝求饶道。

“放心啦,我不会为难你的。”珠锦拍拍她的肩膀,“我不会出卖你的。”

-

在德州又呆了一天,乾隆他们迅速收拾东西,往济南那边赶路。

没人提起那天遇到的乞丐,乾隆也没说过他是如何下的旨意,这件事情就像从来没发生过似的,远远抛在了脑后。

珠锦看了看雍正,又看了看乾隆,还有旁边的福康安,默默选择闭嘴。

“济南的风光还是一如既往,朕却已经老了。”乾隆看着外面的景色感叹道。

济南四面环山,冬天无雪,也没有草木,看起来光秃秃的。泉水没有结冰,只是降水少了,泉眼也没有夏日那般喷涌。

福康安说:“皇上千秋鼎盛,身体也好,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珠锦很明显能感觉到他俩说的不是同一件事。

乾隆应该是在怀念孝贤皇后,福康安只听到了他说自己老了。

珠锦没说话,她完全没见过孝贤皇后,插不上什么话,就趴在窗户边上,看着外面的小山,山上还有几座不太明显的亭子,伫立在烟雾中。

“在看什么呢?”乾隆去把她揽在怀里,跟着看了一眼,“那是个不知名小山,没什么好玩的。过会儿咱们去大明湖、去千佛山,那儿景色好。”

珠锦有点高兴,“真的吗?”

“真的。”乾隆说,“你这一路上都恹恹的,现在总算是精神些了。朕就说你吓到了,让随行太医开了方子,你倒好,还不爱喝药了。朕看你是越来越任性了。”

珠锦小声哼了一下。

她没办法对白莲教的事儿指手画脚,哪怕是雍正,也不会对这件事额外开恩。造反是要诛九族的大罪,这个时候珠锦要是共情对方,肯定会招致乾隆和雍正不满,她只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高兴,一路都在撒小脾气。

“还在生朕的气呢?”乾隆无奈道,“朕是答应过你,让你看《旧唐书》,只是当时朕思虑不周,没想到你一个年纪不大的孩子,竟然能看得懂,还学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朕不让你读,也是为了你好,这书还是暂且放下吧,先看点别的,不是也很好?”

他俩之前因为《旧唐书》和《大义觉迷录》的事情闹了矛盾,父女两个一直在冷战,乾隆还以为珠锦仍旧在记仇呢。

《大义觉迷录》乾隆是不敢提起,就怕雍正突然找过来。幸好有白莲教的事情吸引了雍正的注意力,这段日子雍正偶尔现身,讲的也是白莲教起义的事情,没有聊到《大义》,乾隆松了很大一口气,但又没有完全放心。

要是雍正知道,自个儿把他的书给禁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