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3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个指控实在太严厉了,比如说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还严重,所有人都变了颜色。

田蓝趁机下定论:“好了,既然大家没这个想法,我们就好好遵循领袖的指示以粮为纲,备战备荒为人民,认真搞好生产建设。”

台下陷入了沉默,好在终归没人当场反驳她。大概是因为她嘴巴厉害,语录背的最熟溜,毛选看的比谁都认真。真正吵起来,万一在她面前落了下风,一时说错话,叫她直接扣上修正分子或者反革命的帽子,风险实在太大。

所以,算了吧。好汉不吃眼前亏,避其锋芒。

只高卫东举起手来,将话题拉回头:“你别扯了,咱们在说茭白的问题。”

对对对,大家赶紧附和,没错。好好的说生产呢,一下子又扯那么远。

田蓝笑道:“行,我们就说回茭白。刚才我们提到了茭白在气温达到30c以上就停止育茭。为什么呢?这是它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要在合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这样能够更好的传递基因。我们现在人为育种,是帮它改善了生活条件。但它作为生物具备独立自主的本能。就好像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国防事业交给苏联,啥都指望人家,我们条件再难也得自己上一个道理。人家茭白在高山上,温度30c达到了以下,所以它开始育茭了。但时间长了以后,它就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它又重新调整。本来7月份育茭完了可以上市的茭白,它在调整以后,就变成9月中下旬才能长好了。如此一来,大家都知道,山底下平原地区的茭白也起来了。你山上人少,消耗量有限,你要卖出去还得指望山下的市场。你从山上运到山下是不是需要成本?这么一来,你还有竞争优势吗?”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没错哦,七八月份的茭白能从山上拖到山下还卖的出去,是因为那时候山下气温高,长不出这样的茭白。

现在人家都有了,人家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好几个学生都迫不及待地问:“那怎么办?”

田蓝笑道:“这就是育种家的工作呀,要不停的培育出性状最优良的茭白,将它们的优秀品质传递下去,才能保证高山茭白年年丰收。不用想了,好田好水,你们要花多少精力才能搞出来?现成的好种子,能够达到增产13效果的好种子,你们还不晓得珍惜,那就是暴殄天物。”

台下有农场的学生不服气:“可,可他就是老右。”

“老右也在干活,人家够努力,就比你做的更好。现在大家的起跑线已经不一样,你要是跑的还比别人慢,你不丢人啊?”

田蓝瞪眼睛,杀气腾腾,“我现在就把话放在这儿,改造冷浸田,水面种菜,培育优良种子,这三件事我在农场下了军令状的。谁要是耽误了我的事,我不管你什么理由,我就找你算账!”

她又黑又瘦又矮又小,单从外表上看没啥杀伤力可言。可是坐在位子上的大中小学生们,但凡有点脑子的就都明白她不是个善茬。

别忘了,人家几句话的功夫就将农场鬼见愁家的鸡杀了个一干二净。末了,鬼见愁家连根鸡毛都没见着,都叫农场一锅端了。鬼见愁家还要心惊胆战的,不敢说二话,生怕被扣上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帽子,被彻底割了资本主义的尾巴。

这要是得罪了她,她盯上你,有的是阴招在后面等着你呢。

众人秉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不管真心还是假意,都决定暂时不跟这人硬碰硬。

田蓝也不指望让他们心悦诚服,她只要它们不给自己找事,顺带着好好干活就行。

“好,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大家回去好好巩固复习,明天随堂测验。我想想看看你们到底谁的学习能力比较强。”

吼!又来了,低级的激将法。可是人生处于集体之中,又被集体主义教育长大时,就没办法,不为集体的荣誉而战。

大家个个挺起胸脯,反正我们不能是吊车尾。

田蓝满意地点点头,大发慈悲:“好了,不早了,赶紧洗洗睡吧。不好好睡觉会不长个子的。”

她最后这句纯粹是习惯成自然地嘴了声,结果立刻被人抓住小辫子嘲笑:“小田老师,你一定天天不好好睡觉。”

呵呵,这帮家伙。你们懂个啥?浓缩就是精华。

大家笑笑闹闹地去打水洗脸,迎头撞见部队急步向前进。

学生们早就同山上的驻军混熟了,所以胆儿肥肥主动打招呼:“连长,你们又去拉练了,这是夜间急行军吗?”

得问问清楚,因为按照农场给他们的说法。他们在山上的时候,等部队有空还要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

连长吹了声口哨,示意队伍继续前行,只简单说了句:“下山去车水。”

啊,这是啥意思?

大家刨根问底:“要车水呀。”

连长倒是没嫌他们烦,反而解释了一句:“这都快两个月没下雨了,干旱的不行,得赶紧灌水。”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的确从他们上山以后,好像就没下过雨。更具体点儿讲,洪水退后,雨就停了。

他们之所以没感觉,是因为山上的确凉快。加上山泉水不曾断流,大家又不缺水用,谁还欢迎下雨啊。

不过不晓得这事儿也就算了。现在既然知道了干旱需要车水,那知青们自然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