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倒计时 3小时(第3页)
引起常洛注意的是她的附加档案。
教职员工档案的内容会比学生更复杂一些,除了简单的纸质表格,还附有一系列证书和资格证明。
张舒敏的档案显示她毕业于知名大学,并且取得了教育学的硕士学位,甚至还有高级教师证。
起先常洛并没有觉得奇怪,因为他只觉得这是一个资历较老的语文老师会有的资格。
然而现在他知道,张舒敏是舞蹈特招生。
舞蹈队要参与大量的排练、演出以及“庆功宴”,对学业的影响很大。
而特招生和入学后再选拔的舞蹈队队员不同,高中三年都不允许退队。
张舒敏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成功地考上知名大学并取得硕士学位?
如果真的是这样,她为什么不远走高飞,而是又回到了这个地方,成为泥沼的一部分?
——更何况从她高中毕业到任教的时间间隔来看,根本不够读完硕士。
常洛紧接着又翻了一遍教职员工档案,很快他就发现了新的线索。
是那个“关系户”数学老师的档案。
数学老师的毕业院校写的是一间海外的大学。
然而她的资格证明和张舒敏如出一辙,除了专业不一样,其他地方就像是复制粘贴的一样。
常洛在学生档案里并没有看到数学老师,想来她只是凭借历史老师的关系进来的,在那之前和这所学校并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他们资格证明如此类似的原因,也许是这所中学为了给一个留下她们的理由,造的假。
数学老师虽然没有在这里就读过,但是她热衷于帮舞蹈队“拉新”,显然也是维护这条产业链的一员。
张舒敏更不用说,她已经完成了这个链条上从“被害”到“迫害”的升级,试图颠覆这一切的陈伊伊则被她一步步监视着。
这是一张稳固的网。
像张舒敏这样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罪恶的网只会越织越大,网住越来越多的人。
而陈伊伊,是试图在这张网中,撕开一道口的人。
陈伊伊是在张舒敏毕业后一年入的学,照理来说,她们二人应该没有交集。
但谁能说,张舒敏没有在二人成为同事后,刻意透露出自己以前的身份,换取陈伊伊的信任呢?
谁曾想,站在背后捅她刀子的,会是这样一个人。
常洛有些替陈伊伊不值。
但无论如何,这所学校发生的事情差不多已经明朗了,陈伊伊也几乎可以断定不是自杀。
那些学生,更多地是被误导、被利用,在未知全貌的时候就做出了过激的行为。
但陈伊伊并不是因此而死的。
这样忍辱负重,在毕业多年又回来收集证据、试图揭穿一切的人,怎么会因为学生的几句中伤就自杀?
又或许是,当时陈伊伊已经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所以利益链的相关人员,就先下手为强了。
那些被张舒敏拍下的纸条,就成为了学生们的“罪证”。
如果有人追究陈伊伊的死,他们就是完美的代罪羔羊。
常洛虽然已经经历了数个密室,见识到了人性的丑恶,甚至碰上了冯文这种落井下石的玩家。
但他从未像此刻一样,感到如此恶心。
密室的灯光闪烁了一下,预示着变化即将来临。
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常洛抬起头,看到校长办公桌背后的墙上那几个大字。
“一切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