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大意了(第2页)
卢程道:“后来遭遇江充之乱,太子被杀,皇后也因此被杀,二儿子刘次卿逃到长陵,小儿子刘回卿逃到安定郡三水县左谷隐居。”
马援本来胡坐得好好的,听闻此言差点没笑出声来。
开什么玩笑,马援的祖先马通、马何罗,就是江充同党啊!
而马援的姑姑是汉成帝的婕妤,他家世居关中,对汉家宫廷世系,还能不清楚?
汉武皇后,最早是金屋藏娇的陈皇后,然后是卫皇后,再不济,也该算李夫人么?哪来的匈奴皇后?
而且,汉武帝一共六个儿子:
长子戾太子,卫皇后所生,没有同母弟。
次子齐怀王刘闳,王夫人所生,早死。昌邑哀王刘髆,李夫人所生,成年留下个儿子:废帝刘贺就死了。
燕刺王刘旦,谋逆赐死。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广陵厉王刘胥,力大无穷,谋逆自杀,这俩倒是同母弟。
最后是赵婕妤生的幼子刘弗陵,是为汉昭帝。
哪有什么刘次卿、刘回卿?
然而卢程还在继续讲述他家的辉煌家世:“后来霍将军立刘次卿为皇帝,派人迎接刘回卿。但刘回卿不出左谷,长期居住在安定属国,生下儿子刘孙卿,刘孙卿生下我兄弟三人,吾兄刘文伯是嫡子……”
万脩不太懂,糊里糊涂地信了,马援却又凌乱了,暗道:“霍光大将军立的,难道不是汉宣帝刘病已?他是戾太子的孙儿,怎么又变成汉武帝的儿子了?而且亦是孤儿,没有兄弟姊妹。”
这就是乡鄙牧民道听途说后,胡编乱造的故事啊!骗骗本地人还行,遇上马援这士族子弟,简直破绽百出。
见卢程还在吹,马援听不下去了,只拍案骂道:“竖子,汝欺我无识?你说的,这是哪个汉朝?”
……
ps:第三章在18:00。,!
些,反正不是自己的东西,抢到便算大赚,盯准肥羊,连皮毛到骨头吃进腹中。但彼辈人数少,一次顶多抢走几头羊。”
“而自从南北再度开衅后,匈奴频繁入塞,来去如风,他们非但要抢羊,连牧羊人也欲一并掳走为奴。”
张纯说到这长叹一声:“但比匪盗、匈奴更可恨的,是王师!”
“伯鱼司马应该清楚,大多数官军不知节制,贪婪成性,总是喜欢连羊带人,不吐骨头,都吃下去。与来去匆匆的贼寇胡虏相比,官军能常驻一地,师之所处,荆棘生焉,所过如篦。最可惧的是,对付贼寇胡虏的弓刀,对彼辈无用,因为有朝廷和律法护着他们啊。”
“故于羊群而言,豪强、匪盗、匈奴、王师,倒是豪强为祸最小,而以王师官军祸害最大。”
果然是个老缓则啊,第五伦笑道:“张公这话可传出去不得。”
张纯却不怕:“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新军将军们也知晓。”
他看向第五伦:“所以,能遇上伯鱼司马这样爱恤百姓,能够讲道理的军吏,实在难得。”
“伯鱼司马在县北的作为,我都知道,征粮足让士卒维生,够给大营交差便停手。为了不让县南百姓再被盘剥,捐粮也只打吾等豪强的主意,亦不贪多,适可而止。”
“比起不知节制的汝臣,我更希望伯鱼司马能掌管全县防务,长期驻扎下去。”
“为此,才要速速消灭匪盗!”
第五伦道:“我还是没听懂这两者有何干系。”
张纯笑道:“天下四处烽烟,要我说,那些海岱、荆州大寇之所以迟迟不能平定,是因为有很多官吏,没有剿寇的胆,但敢借着剿寇名义敛财聚粮!”
“可这样做的前提是,上头无人干涉。”
这是在暗示我养寇自重么?
张纯继续道:“然现在不同,司马上报是小盗,可吞胡将军难免多想,觉得是大盗,否则岂会公然劫持军队粮食呢?”
“若再往深处思虑,正值大军即将出塞之际,后方闹出这等大事,会不会是属国羌胡欲响应匈奴,袭扰烧粮,腹背夹击新军呢?”
第五伦了然,摸着下巴道:“张公的意思是,一旦这么想,吞胡将军就会如芒在背,一定会派遣正卒南下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