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农村嫁女(第1页)
欠债风波过后,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江小朵开学升入初三,学校要提前开学补课,假期缩短,在家里还有半个月光景。
7月20日,姥爷女儿出嫁,叫宁珑和小朵过去帮忙。
宁珑主要是厨房帮忙,江小朵呢,算是伴娘团。
农村结婚,伴娘团、伴郎团都得清一色的未婚男娃、女娃。
并且,女娃当天不能来“大姨妈”,如果有,就没有资格进入伴娘团。
来“大姨妈”就是见红,见红就是血光之灾的意思,而且,据说也会影响新郎新娘后代子嗣兴旺。
90年代的农村结婚,有钱和没钱人家,天壤之别。当然,现在也是。
姥爷的儿子在县城上班,姥爷自己呢,买了手扶拖拉机跑跑运输,帮农村地里耕地啊、拉粮食啊,也能挣不少钱。
所以,姥爷家在当时,也算富裕之家。
一大早,姥爷家就在门前的场院里,架起了几个摆放台子,把嫁闺女用的所有家电被褥枕头什么的,全部实打实摆出来。
姥爷给闺女置办了“五大件”家电:熊猫牌黑白电视机,永久自行车,洗衣机,电冰箱,缝纫机。
找木工师傅打了全套的组合柜子、床、床头柜、麻将桌、吃饭用的桌子椅子、洗脸架等,都用了大红油漆上色,喜洋洋一片。
台子上放的,有十床棉被棉絮,十套碗碟,洗脸用的脸盆,新买的锅、铲子、瓢、镜框等生活用品。
大大小小全都有,琳琅满目。
旁边呢,放了几口崭新的皮箱,也是陪嫁品。
新娘在娘家穿的旧衣服呢,就放在这些箱子里,一起带过去。
早年间,农村嫁女儿就是这样,所有陪嫁用几个台子,展示在场院,全村来围观,议论谁家嫁妆多少,谁家的嫁妆好、有档次。
嫁妆摆好后,村子里的小孩、老人还有其他没事干的人,都跑过来围观,指着家电家具和嫁妆,啧啧称赞:
“哎呀,他家女婿捡到宝,赚了呀,看这家电家具配的,多有档次,多齐全,基本置办了一个家了哟。”
“是啊,还是他家有钱,前几天蒋家嫁闺女,就用自家棉花弹了几床被子,买了点生活用品,啥家电家具都没有。这要是嫁过去,是要被婆家轻视的哦。”
“唉,现在的孩子,要会投胎哟,投胎没投好,是要苦一辈子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