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第1页)
被这人喊到,杨渐信的面色眼可见的变得极差,他难得这么带着情绪与人说话:“章娘子,此处非你能来之地,宫中禁军亦非你能调用……”
“这不是重点,杨仆射,殿下不知所踪,我怀疑是这些所谓的清峪军捣的鬼。”
此人正是留守宫中的章闻喜,她接到燕王起兵的消息后,便迅速找上了谷息彻,要求跟随支援行宫的禁军们一同前往。
谷息彻自然不肯答应,但章闻喜撺掇风驹自荐,自己再换上男装混进队伍中,到行宫后不再遮掩身份,这简直是在杨渐信等人的敏感神经上蹦跶。
尤其暴怒的是章元费,他很快就从巡山的前线赶回。
“……不知廉耻!章四,速速退下,大殿之上岂容你一女流之辈放肆?”
他连日来一直寻摸各种机会要与这个不孝女见一面,但每次都被不软不硬地给顶了回去,要不是杨渐信宽慰他——小娘子不比郎君,野心磅礴,她们要更为重视亲缘情爱,对她们步步紧逼乃是下策,如今不是最好时机,还是静待的好。
以及那些不能上台面的事……长公主与陛下即便知道了,也不能做些什么,他们所需不过是忠诚的保证,先帝亲定的明公们做的事,自然是利国利民,谁也不能指摘。
顶多也就是方式方法过于粗糙罢了。
他早便拼着被天下人不齿也要将人强行绑出来。
此时殿内的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章闻喜,没人知道,她在父亲进来那一刻,小腿肚子就开始忍不住地抽搐,但她不能表现出分毫,如今她力弱,只能在这些表面功夫镇住底下众人。
是了,她从未考虑过殿内这帮吃皇粮——用词似乎不对,那是戏折子的用法,管它呢——的“重臣明公”,如同奚妙与她说的,这种人不会允许有更多的人抢夺利益,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而她们是那个“更多的人”。
当时奚妙用的是“分蛋糕”的比方,章闻喜并没有很好地听进去,她满身满心都想的是如何才能将她那风评极好的父亲拉下台。
“殿下离京之前,曾给予吾一道旨意,若有紧急事宜,允吾便宜行事。”
她微微将胀痛的那支腿往另一侧挪动,上身仍是稳稳当当的,并不畏惧他的怒火。
见那又要隐于人后的杨渐信,开始作壁上观姿态,她迅速将注意力从章元费身上抽离,将攻势集中在杨渐信一人身上。
长公主曾说过,不要陷入自证,盯住一块好肉就千万不要松口。
于是再次重复先前的问题,但这次没有以征求的口吻询问,而是甩出了一个令众人躁动不已的办法——将清峪军头领看押,其余将士打散重编入来支援的禁军中,同时发出檄文,号天下征讨燕王。
清峪此地,一直是朝中大臣主要的家乡所在地,为了更好分析朝中局势,奚妙带着身边的几位专门做了一张图,其中就标注有大臣们的祖籍和师门,她曾将这帮出身清峪的臣子概括为“清峪派”。
杨渐信显然是“清峪派”的首脑人物,而清峪军,正是他中饱私囊的得力工具。
这厢氛围剑拔弩张,而奚妙的状况并不太好。
根据贺兰渚记忆与描述,他们已经在野外待了一整日有余,这还没有算上他意识不清楚的时间。
没有干净的水源和能够补充能量的食物,气温到了夜里大抵是零下的温度。
体力会逐渐变小,但情况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甚至有更糟的倾向。
其实他们刚好与巡山找人的禁军错过了,只要他们走出缝隙,往外围再走上一段距离,便能和回行宫的禁军正巧碰上。但为了让奚妙能更加舒服些,他们在缝隙里又多待了半日。
山缝外的光线极好,他们收拾妥当后,靠在外面的岩石上歇了一会儿。可奚妙心中装着事,没休息多久便要催促他起身,赶紧往行宫方向去。
一看才发现,贺兰渚面色潮红,虽然眼神还算清明,但肉眼可见的没有什么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