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第2页)
“小人从未敢有此年头,世人皆言这金佛是法师从西域的高僧手中接过,来大楚传播佛法,小人有一骆驼商队,来往西域甚多,盛京城中只怕有小人知道这金佛真正的来历。”
吴世程缓缓抬头,脖颈渗出的鲜血已经淋湿了他的前襟,他直直的望着安世鼎,这位大楚手握重兵,坐镇一方,被圣上视为“镇清边裔”的“万里长城”的平卢节度使。
他也是商人出身,他看得清他的眼睛,有着和他一样如波涛般汹涌的野心和永无止尽的贪欲。
他们绝对不会安于现状,他们是同类。
他也可以这般,他只是缺个机会,今日便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成败在此一举。
吴世鼎深深叩首:“这尊金佛将带领大楚的万民寻找到真正的万世之君。”
吴世鼎并未感觉到下一步的动作,失血过多导致他的脑袋有些眩晕,他咬破了舌尖,力图让自己保持清醒。
良久,他才感觉到架在脖子上的剑被缓缓移开,他心下一松,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狂喜。
成了。
“起来吧。”
“此事可还有人参与?”安世鼎问道。
“唯一知情的人已经死在大理寺狱中,小人”吴世程喘了口气,复又说道:“小人的家仆也刚刚新换了一批。”
安世鼎眯眼望着这个吴世程,他倒是小觑此人了。
“那么你想要的是什么呢?”
吴世程缓缓抬头,定定的看着榻上的人。
“大丈夫生居于天地间,小人不甘心郁郁久居人下。”
窗外,万里晴空,有些许云彩飘过。
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
徐若依用完夕食后,听身边的小丫鬟说小桃病倒了,立刻回房去迎春院的小间看她。
看春桃睡的昏昏沉沉,徐若依轻声问向旁边的小丫鬟:“可曾让大夫看过了?”
小丫鬟轻声答道:“中午娘子午睡的时候,已经禀告夫人了,夫人请大夫来瞧过了,已经喝了两遍药了。”
徐若依轻轻叹了口气,小桃这是心病,岂能是吃药能治好的。
春桃醒转过来,看见娘子坐在她的床边,正在看她碗里的药,泪水顿时夺眶而出,天下哪里还会有娘子这般的人,肯来看望生病的女婢。
“娘子,能不能许我回趟家?”春桃痛哭出声,紧紧攥住娘子的手就不放。
徐若依缓缓抽出一只手来,轻轻拍着春桃的手背:“不必担心,等你好了以后,我自然和阿娘说,阿娘一向宽和,自然会许你回去的。”
“现在是好好喝药,好好好起来,才有力气上路。”她端过药碗,轻轻递到了春桃嘴边。
春桃连忙端过碗仰头喝下,哪里能让娘子伺候她,喝完后,听见娘子的允诺,她心放松了些,又想起来今早有和尚死在牢里的传闻,她的心复又揪了起来。
“娘子,我怕。。。”春桃复又痛哭了起来,“我怕乡亲们死在牢中,我还怕村内无壮丁值守,只会有人听到消息,趁火打劫,欺负村里的老人和幼童,洗劫一空。”
徐若依一惊,下意识反驳道:“天子脚下,怎会有这种事?”她想起了那尊失窃的金佛佛头,心也忽的悬了起来,如果真会发生这种事,那将会是上百条的人命。
她勉强稳住心神:“不会,还有楚山县令在呢,阿兄不是也见过他?想来他最近会加强你们村的防守,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她复又拍了拍春桃的被子:“别瞎想了,养病要紧。”她抬眸看了一眼天色:“我也回去歇息了,一会让人再煮汤药给你送过来,记得热热的服下才有效果。”
她又叮嘱了几句,等出了小间,久久凝望着廊下的灯笼,悠悠叹了口气。
何宽也揣着手瞅着对面的灯笼,似乎对面今天格外热闹。
他们徐家和对面的张将军府隔着一条街,两府相望,但是一个文官,一个武官,往来倒并不频繁。
对面的张老将军和他夫人以及一众子女们皆立于檐下多时了,张老将军如今也是北衙禁军首领,何人能让堂堂正三品官员在门口这般迎接?
街口传来了阵阵马蹄声,如闷雷一般,沈戍立在马上,手握缰绳,雄姿英发,等看到张老将军,立刻翻身下马,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
“八年弹指一挥间,转眼再见,张将军鬓发已成霜。”
张将军泪湿满襟,颤抖的回握着,连忙请人进屋。
大门关上前,沈戍无意间望了一眼对街的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