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1页)
“但到底是个番蛮,不懂规矩。”内侍低声道,“圣上一怒,贬到此处,当时和嫔已是身怀六甲。也不知她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连日常平安脉都未有过,殿下出生时,竟谁也不得而知。还是因和嫔大出血难以止住,那哑巴又是个忠仆,求了太医院的人来,才得知此事,全力施救堪堪保住了一条性命。只是从那以后,和嫔的脑子就出了些问题,时常不认得人,还摔东西打人,陛下也就再也不召她了。”这内侍说话之间把自己摘了个干净,但两名宫人都闻到了他身上的炭火味道,知道这些年,恐怕几名内侍宫人欺负着疯母幼儿,不知贪墨了多少好处。她二人不想管这闲事,只想早早办完交差,于是随意敷衍几句,又不愿让自己主子一片好心落到这等人手中,因此便敲打了两句:“虽说和嫔身子不好,但殿下与陛下骨肉相连。指不定哪一日陛下想起了殿下,也能带一带你们这些小崽子,到那时节,主贵仆荣,自然是少不了你们的好日子过。”内侍流落到这等不受宠的妃嫔院子,自然也不是什么有靠山的,听着这明夸暗贬的话,记起往日种种行径,当下冷汗直流,连连磕头赔笑,把两名宫人送走了。他左思右想,有些心虚发毛,又把自己屋中贪墨的炭火搬了出来,放到和嫔的房中。放下火盆,甫一抬头,却见萧鸾正盯着自己。萧六郎年幼,一双眼却是又黑又大,犹如浓墨,他盯着内侍,不发一言。分明是寒冬时节,这内侍却陡然出了一背的冷汗。他想要放几句狠话,但那宫人的话仍犹在耳,让他不敢随意动弹。最后,内侍嘴唇动了动,还是扭头离开了。疯母房间里重回到了萧鸾熟悉的安静。他看着自己还在熟睡的母亲,轻手轻脚地走到火盆旁,压了压碳灰,又加了块银丝炭。这炭无烟,制作精细,往日里供给他们院落的也不多,一个冬季的银丝炭还不够烧半日,又都被内侍贪墨。眼下托了严贵妃的福,才让自己阿娘享受到。萧鸾想到此处,眼眶红了一圈,他用力地吸了吸鼻子,翻出一个瓷盆端着走了出去。门外寒风正急,萧鸾左右四顾,见哑巴老妇正坐在一旁绣着什么。他把瓷盆藏在一旁,急忙走过去,扯了扯她的袖子,道:“额磨格,进屋去吧,外面冷着呢。”额磨格是奶奶的意思,却不是老妇人的本名,她是和嫔的陪嫁随从,名叫朝鲁,是石头的意思。和嫔偶尔清醒,也会教萧鸾一些家乡话。萧鸾尊敬朝鲁,便唤朝鲁为额磨格。老妇人朝萧鸾笑着摇了摇头,比划了一阵。萧鸾看得认真,时不时点点头,又道:“额磨格只在无人时叫的,雁儿知晓。雁儿衣裳够了,用不着再补。”他见老妇人依然固执的模样,眼珠一转,又道,“额磨格,你替雁儿照看下阿娘吧,阿娘的脸都烧红了,我,我不知如何照顾她。”老妇人侧头想了想,这才点点头,那双粗糙大手在自己的裙摆处抹了抹,然后站起来。她想要摸摸萧鸾的头,但顿了顿,还是停住了,转而朝萧鸾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慢慢地进了屋。萧鸾看着老妇人的背影转进房间,转头又看到偏房那处房门紧闭的内侍房间,他盯着那紧闭的房门一会儿,不知在思索什么。又过了半晌,这才转过身去,捏着瓷盆,往一旁的井水处走去了。井水深凿地下,并不会结冰,他打了一盆水,摇摇晃晃走到屋内,但到底年幼力轻,又洒出去半盆。他刚进屋,老妇人就看到了,慌忙跑过来,把瓷盆接过去,看了萧鸾一眼。那眼中有些恼怒,又有些无奈,萧鸾看着老妇的样子,眯起猫儿似的眼睛,咧嘴露出一个傻乎乎的笑容。这房间中暖洋洋的,有老妇人,有沉睡的阿娘,小小的萧鸾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很好很好了,如果时间永远在此时,那便更好了。待了不过半刻钟,太医院的太医就顶着越来越大的雪来到了院落中。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妃嫔,来的自然也不是德高望重的老御医,而是一个年青的正当值的太医。他自称姓周,话并不多,见这院落的破败,也当作没有看到一般,只是按礼行礼,又按礼诊了和嫔的脉象。一脉诊完,他皱着眉头,又翻了翻和嫔的眼睑,看了她的舌苔,沉思一番,这才坐到一旁,写起脉相药方来。“周太医,我阿娘她怎么样了?”萧鸾察言观色,忍不住问道。“娘娘脉象沉紧,指绞青,余不敢妄断,需得与其他太医商议一番……我先开一副方子,让娘娘降温。”周太医看着一旁萧鸾努力听懂的样子,思索了一会儿,道,“若娘娘有咳血或胸痛症状,便立刻着人到太医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