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而且这皇宫其实跟一个大型集团公司差不多,上面人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可能会引起下面的一片议论。

若在意这个,真的在意不过来。

“不就是说闲话吗?”苏辰说道,“他们两个每个人打十棍子就算了。”

保成:这么心软的大哥,还不被奴才们吞成渣滓了。

只看看明朝的宦官们就知道,对于这些人不能太宽容。

但是大哥都说了,保成便也没反驳。

康熙一言定结论:“杖责十,你们以后便去后面景山上伺候,永不得再进宫。”

不让进宫就是赶出集团中心了,一下子从正式员工变成编外员工,生活处境会一落千丈的,再加上十杖罚,基本上是没有好起来的可能。

马上又是冬天,此二人不可能再看到明年的春天了。

那两个太监哭得涕泗横流,周围的奴才们更是噤若寒蝉。

因为这件事儿,梁九功也受了三杖,身为内宫大总管,却注意不到后宫的流言,他自己都觉得受这三杖不冤屈。

唯一可惜的是明天万岁爷要带太子爷和辰王去逛财神庙,他不能跟着了。

---

清晨的雾气还没有下去,广宁门大街上已经是人头攒动,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些人穿的都比较破烂。

这些全都是工部按照圣谕,将四城门外那些灾民征收过来修路的。

算是朝廷征役夫,工钱基本上没有,但可以管饱饭。

大约七八日前,就在广宁门外三十里,远离村庄的空地上建立起一座官营的水泥窑。

水泥窑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只听说过瓷窑什么的,又是水又是泥的,怎么还能烧窑呢。

但是在只有一圈低矮围墙的水泥窑在短短两天内建起之后,那门前有官员喊着“招人”的时候,所有的好奇都消失了。

水泥窑招人,以外地流落而来的灾民为先,但也有要求,必须是能干活的四十岁以下的人。

每日工钱二十个大钱,这足够一家人一天的吃喝了。

四处求食的灾民消息灵通,很快便有很多离开京城,到了水泥窑周围安家。

逛庙

然而还没两天呢,一袋袋水泥从水泥窑运送出来的时候,工部衙门又在永宁门外招工了,这次的条件宽松,不论年龄不论体格如何,只要力所能及,都能去修路。

大约一天能结两个钱,但一顿三餐是有干粮管饱的。

本来都快支撑不住的老弱灾民,这时候也从心底里感念起那坐在皇宫里的皇上来。对了,还有那个册封时便让他们受惠的辰亲王。

因为有小道消息说,水泥这个东西,正是辰亲王造出来的。

好些役夫蹲在路边吃饭的时候就说,皇帝生的儿子就是了不得,这么好的东西都能造出来。

是啊,别说好了,水泥这都是奇物不能形容的。

水泥窑那边的水泥越出越多,听说以后还会往民间卖,一袋子的价格再高总不能高过糯米,岂不是意味着他们都能建造起结实的房屋?

为了行走方便,永宁大街这条路是一半一半儿修的,因为人手充足,才几天已经修好了左边的一半。

这天的早晨,今日出行都不甚方便的附近居民发现,那左边的一半光滑平整的水泥路可以走人了。

永宁大街边上的一间纸扎铺开了侧门,穿深蓝褂子的胖男人手里提着一篮子满登登的金元宝,从窄小的门里挤出来。

“走了走了,再晚来不及了。”胖男人嚷着,拒绝了后面女人塞给他的干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