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挖坑埋人第二十九天(第4页)
这样做不仅不会觉得文中所描绘的美食让人分过于难熬,同样也可以避免漫漫长夜,被谗得睡不着觉,导致第二天睡过头而迟到的情况。
但在看到今晚燕归时星博评论区的盛况后,官博君到底没有抑制住内心的好奇心,伸出了罪恶之手,点开了六艺文学网。
因为将侧重点放在了美食之上,文中还穿插了不少关于美食的详细描写,《玉盘珍羞》整本书的节奏并不算快。
《玉盘珍羞》的读者,也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沉浸在美食中无法自拔,对于主险是否有推动,其实并不太关心。
而在《玉盘珍羞》的新章节中,燕归时延续了前文的一贯写法。
先是描绘了沈华学习的两道新菜——
宫保鸡丁以及红烧狮子头。
作为《玉盘珍羞》的老读者,官博君与其他大部分读者一般,对文中的美食描述,已经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
看着宫保鸡丁“辣而不猛、肉质滑脆、入口鲜辣、鸡丁的嫩滑与花生的脆香合二为一”以及红烧狮子头“肥瘦相间、醇香浓厚、脆而不酥,一口下去,酱汁在口腔中爆开”的描述。
官博君狠狠咽了咽口水,虽然依旧觉得想吃,却也不像是最初看到《玉盘珍羞》那般,感觉抓心挠肺无法入眠。
再次扫了一眼文中关于宫保鸡丁以及红烧狮子头的描述后,官博君的手指连忙向下滑了滑,将视线转移开来——
无他,怕再多看几眼,就真的陷在里面出不来了。
微微收敛心神,官博君继续向下看了起来——
为了能够更加系统与正规地学习厨艺,在重生回来后不久,沈华便利用祖父留下的人脉,跟在一个水平不错的大师傅身边,当起了记名弟子。
或许是因为家传天赋,也或许是因为身负血仇的沈华足够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沈华再也不是刚重生回来的厨房小白。
做起才来,虽然与大厨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与寻常人相比,却也算是有模有样。
而今天沈华做的这两道菜,便得到了一向严厉的大师傅的夸赞:
“虽然在口味上依旧有些欠佳,但火候却掌握的很好。短短几个月便能有如此进步,不愧是沈先生的后代。”
简简单单的一句夸赞,其中甚至还有对沈华这些日子努力努力刻苦的肯定,谁知却为沈华引来了一场不小的麻烦。
而这场麻烦的起因,还得从大师傅开始说起。
大师傅能与沈家祖父有些渊源,在厨师届的地位自然不俗,名下也有不少弟子。
除了三个已经收入内门,正儿八经的徒弟之外,更多的,便是像沈华这般的记名弟子。
厨师的规矩,除了天赋极佳之外,几乎所有徒弟都是从记名弟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的。
沈华与其他记名弟子最大的不同,便是沈华有自己的家学传承,从到大师傅身边的第一天开始,便说明了只学习,不拜师。
大师傅看在与沈华祖父的交情的份上,也没有拒绝。
这些事儿,大师傅知道,沈华知道,却没有与其它记名弟子解释的必要。
也是因为如此,在其他记名弟子眼中,沈华与他们一样,都是成为大师傅正式徒弟的竞争者。
原本其他记名弟子并没有将沈华放在眼里,无他,能够跟在大师傅身边的,不说是从小练起的童子功,也至少有五六年的功底了。
但沈华,第一天来的时候,甚至连菜刀和砍刀都分不清楚。
在记名弟子的眼中,这样的一个厨房白痴,就连和他们同台竞争的资格也没有。
谁知道就是这么一个在他们眼中,连竞争资格都没有的厨房白痴,竟然得到了一向严厉的大师傅的夸赞?
如此一来,记名弟子们不得不分一部分注意力到沈华的身上。
谁知这不关注还好,一关注,还真让他们发现了端倪。
大师傅对沈华的态度,明显与面对他们时不太一样。
不仅更加耐心,同时也更加温和,俨然一副将沈华当做徒弟教导的模样。
这让其他记名弟子如何能忍得了?
再一想到外界一直大师傅自觉年龄大了,准备再物色一个关门弟子,便收山隐退的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