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7 自我折磨 犹豫着沉默着(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她午饭吃到一半,妙玉过来了。

看妙玉想行大礼,又不好在她吃饭时下拜,姜宁招手让她过来,笑问:“我这里吃着荤腥,可破了你修行的戒?”

妙玉忙道:“出家人修行是修自身,并不强求别人。”

姜宁便让她在身边坐,先从饮食开始问:“中午都吃了什么?饮食可还吃得惯吗?”

妙玉便将今日午饭说了:“府上的饭食再无不妥。”

姜宁点头,问白棠:“可告诉过妙玉,家里可以每顿点菜,不必拘礼?”

白棠忙笑道:“都说了,只是师父修行持身,未曾点过。”

姜宁便问妙玉:“听得你自小出家,是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不中用?”

妙玉答:“是,我五岁那年出家,一直随师父在蟠香寺修行。出家后果然病痛减了,几年前已大好了。”

姜宁请终夏给妙玉诊个脉:“这是我请的女师父,极擅医术。”

终夏诊完:“妙玉师父身体康健。”

姜宁问妙玉:“你是出了家身体才好,若从此还俗,不知会不会弱回去?你父母在日,可曾说过让你还俗?”

妙玉低了一会头:“我一直随师父修行,不大见父亲母亲,所以,不知父亲母亲是否议过此事。”

她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而父亲临终前,只说让她全听林世叔的,也未曾叮嘱过她什么。

这话让姜宁心疼了。

她拍了拍妙玉的肩膀,没说什么“你父母也是为了你好”的话。

她和林如海把黛玉送去荣国府,不是为了黛玉好?把绯玉留在西宁将军府,不是为了绯玉好?

“为她们好”,就能抵消孩子们见不到父母的伤心吗?

姜宁当然明白,不能。

林安媳妇这时说:“云老爷给老爷有信,不知说了什么。”

姜宁令人取信来,她先吃完饭,让人找书给妙玉看。

妙玉就安安静静坐在一旁,认真看书。

姜宁似乎看见了黛玉长大的样子。

如果当日,她将癞头和尚的事告诉林如海后,林如海决定送黛玉去出家,黛玉是不是也只能孤零零地在庙里和师父“修行”,晨起、诵经、穿素衣,见不到父母家人,也不能沾染分毫俗世的**?

姜宁吃过饭看信。不仅有“云兄”的信,还有岁雪和封姐姐的信。

随信一起拿来的还有林如海的手书,大意为:他向妙玉许诺,若妙玉一直不还俗,便可一直住在林家,她带来的财产一直属于她。如果她还俗嫁人,林家会从她的财产里置办相应的嫁妆。他不好相问妙玉,妙玉如何全麻烦妹妹做主,今日事多,他晚饭前尽量回来。

“云兄”信上写:

他和夫人本想在女儿及笄成人后让她还俗,再议亲事,谁知天不假年……

(以下省略)。

姜宁心里有数了。

妙玉坚持要先给她行大礼,她便受了,让林安媳妇扶到她身边坐,将信直接给妙玉看。

妙玉看完,半日不出声,眼泪却不一会就浸湿了一张帕子。

姜宁搂着她:“你且安心守孝三年,慢慢想这事,不急。”

二十七个月后,妙玉才虚岁十六岁。

她是八月的生辰,出了孝正好及笄。

姜宁虽然怜惜妙玉,可与妙玉没有血缘,又是才见,想用心抚养照顾她是一回事,说有多真心疼爱就太假了。

她也不想一开始装得多么慈爱,过后叫人家孩子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再伤心失望。

让人送妙玉-->>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