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 99 章(第3页)
李满福跟着道:“我也会的,我好好学刺绣,以后报答宁妹妹。”
叶宁看了李满福一眼,“说到学刺绣,满福姐姐,你该去拜师了。”
只是,拜师就要拜最好的老师,如此才不辜负李满福的天赋。叶宁调查过,如今最负盛名最德高望重的刺绣大师乃是苏州的苏婉仪,苏婉仪曾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终身成就奖,是国宝级刺绣艺术家。
如果满福姐姐要拜师的话,能拜苏婉仪为师就再好不过了。只是……要做苏婉仪的徒弟,很难。这种国宝级名师怎么可能会随便收徒。叶宁调查过,苏婉仪只收过三个徒弟,其中两个是她的女儿,另一个徒弟天赋极高,她才收下的。
而现在,即便是再有天赋的人,她也不收了。
叶宁扶额,“要让苏大师收徒,很难啊。”
田淑香说:“那就不找那苏大师,找别人。”
“不行,要找就要找最好的。”
“可是人家不收徒啊。”
“总得去试试,万一她见满福姐姐天赋高,收下满福姐姐了呢。”叶宁啃着排骨,“我们找个时间去苏州吧,顺便去苏州玩玩。”
想着李满福学技艺的事不能再耽搁,叶宁很快定好去苏州的日子,马不停蹄在小程序里提前挂公告,还在微博里发了公告。
得知宁冬饭馆三天后会停止营业,食客们一片哀嚎。
“什么?三天后停止营业?要休息几天?”
“不要啊!”
“简直是噩耗!”
“叶老板何至于如此残忍!”
“我还想着二十一号去吃饭呢!”
“要命啊,我刚好三天后才有时间去桃城的,哭了t_t”
三天后,叶宁、李满福和田淑香去往苏州,李洪生留在家里照看着要上学的俩小孩。
日光倾泻在小镇石桥上,穿过石桥的河水带着清澈的绿,碧波粼粼而起。
秋水如练,倒映着小镇的粉墙黛瓦,粉墙黛瓦两边桃柳夹岸,枝条微微拂动,似如美人细腰摇曳。枝条浮动间,来来往往的皆是行人。
如翠如黛的水面中,漂浮着一群白白胖胖的小鸭子。叶宁俯视欢快地游来游去的小鸭子,说:“即便是深秋,江南水乡也带着一股子春意。”
田淑香环顾自处,说:“比咱们桃城好看多了。”
“我们桃城也挺好看的,尤其是春天,桃花遍地,可漂亮了。”叶宁扫视小镇,苏大师喜净,没住在繁华城区,而是住在这样安宁的小镇里。
“我们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然后去吃饭。”
找到宾馆安顿好后,叶宁一行人去吃饭。
秋冬季节,苏州人爱吃奥灶面和油氽紧酵。
奥灶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面汤用青鱼或卤鸭提炼而成,所以面汤口感格外得鲜美。
而面条则是龙须面,软弹有度,筋道十足,一碗鲜美筋道的奥灶面,碗烫,面烫,汤烫,油烫,浇头烫,筷子烫,秋冬冷天儿吃一碗六烫奥灶面,周身寒气都能被烫走,一碗下去,浑身暖乎起来。
奥灶面如此美味,所以叫奥灶面,有“奥妙尽在灶里”的含义。
而油氽紧酵也很适合秋冬吃,油氽,指浸炸。紧酵,指面团用的酵母量少,蒸后紧实,氽后外脆内软。油氽紧酵又称紧酵馒头,里面包入鲜肉,经过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脆内软,肉汁浓郁,味道鲜美。
进了饭店,叶宁三人点了奥灶面和油氽紧酵。很快热气腾腾的奥灶面和油氽紧酵端上来,她们点的是由青鱼提炼面汤的奥灶面,即红油爆鱼面。
面碗里面汤红油油的,细白柔嫩的龙须面浸泡在红润里的汤汁里,热腾喷香。叶宁唆了一口面,筋道入味,又鲜又烫,口感很不错。
外脆内软的油氽紧酵搭配着鲜烫的奥灶面,吃起来格外爽口。
田淑香和李满福还是第一次吃奥灶面和油氽紧酵,田淑香说:“这面和包子怪好吃的,回去我们也做了吃吃。”
“不是包子,叫油氽紧酵。”
“跟包子差不多嘛。”田淑香咬着油氽紧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