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第2页)
虽然,每当女子上台时,台下的嘘声和叫骂声依然很大,能有勇气顶着众怒上台的女子,人数也并不多。
但随着今日两人,明日三人,后一日便有五人。
男人们的怒火越来越旺,每日口诛笔伐,吵闹不休。
点墨台两边的书画长廊上,都有人贴了指责上台的女子践踏传统的檄文。宋青柚去看过几篇,从字里行间只看出他们的优越,甚至是惶恐来。
优越于,他们天生就该凌驾于女人之上。
惶恐于,今日这些女人敢于无视祖制与他们争抢上台,明日说不准就要踩到他们头上作威作福,让他们的优势地位荡然无存。
真不知是该说他们高瞻远瞩,还是集体被害妄想症犯了。
县太爷每日里收到无数诉文,简直焦头烂额,完全顾不上回去养伤的徐捕头。等到点墨宴后,想起他来,才听说他失踪,捕快们私底下已经找了些时日,却始终无所获。
当然,这都是后话,如今县太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扑在点墨宴上。
点墨宴年年都办,姑娘们也年年都在簪花日上台,他哪里能想到这样一个年年都如此的传统会在他手里翻车。
而且敢于冒着众怒上台的女子,除了第一日的宋青柚,还大多是城中家境优渥有些实力的富户之女,她们仿佛突然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联合起来要反了天了。
这些商贾富户都是丹洗县的梁柱,跟平民可不一样,县太爷也不敢随意处置,须得把握好度。
他眼看事情要闹大,怕传入州府,只得用了点强硬的手段,暗地里朝城中大户都派了人去弹压。后面两日才勉强平静下来。
这之后,再见到罪魁祸首宋青柚,县太爷是想笑都笑不出来,要不是她如今榜上有名,丹洗又实在人才不丰,真恨不得找个由头狠狠杖责她一顿不可。
待到最后一日簪花日,宋青柚出去观看了一会儿。
这一日的确如那些男人们所说,有鲜花铺路,丝竹之音不绝,显然精心布置过的。
可笑的是,围聚在周边的男人依然比女子更多,就连周边阁楼上都比前几日人要多,确如在围观一场盛宴。
点墨台侧,坐席上的县府官员兴致也格外高昂。
这样年复一年的精心安排,大肆宣扬,划定出一个簪花日,再弄出一个簪花榜。
将本是同等严肃正经的点墨录名一事,在女子身上娱乐化,将所有女子都限定在这一日,限定在这条锦绣花路上,容他们评头论足。
这才不是给女子的优待,反而是为了满足他们男人的特权。
只是,今年的簪花日开始许久,却不见有人走上花路,前往点墨台。甚至连到来的马车都不见一辆。
周-->>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